大洋網訊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番禺區珠寶類貨物進出口總值450億元,同比增長20.7%。
珠寶類貨物進出口逆勢增長,是番禺珠寶首飾產業鏈韌性與活力的反映。目前,番禺珠寶產業復工復產情況如何呢?12月6日,記者走訪番禺區沙灣珠寶產業園的相關珠寶企業,并采訪相關人士。
目前,番禺區珠寶產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8%以上,目前正值海外訂單的季節性高峰期,各企業正卯足干勁、加班加點保生產保進度。
【資料圖】
生產車間里,工人加足馬力趕訂單
在沙灣珠寶產業園廣州市億鉆珠寶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珠寶產業生產加工各環節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一件珠寶首飾產品鑄造過程共包含30道工序。只見注蠟、放料、融金、剪金等各工序車間里,工人們戴著口罩專心致志、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億鉆公司生產部副經理張秋群介紹說,在這一波疫情期間,從11月25日至30日,億鉆珠寶公司進行了閉環封閉生產。“25日下午,我們了解到周邊疫情狀況,馬上召開了生產會議,并向產業園申請進行閉環生產和管理。得到街道和園區的批準之后,當天就通知三分之一的員工入駐到工廠。公司購置了睡袋、臉盆、拖鞋等生活用品,員工帶齊換洗用品住到公司了,同時配備網絡、娛樂室,緩解員工工作壓力。”張秋群說,5天的閉環生產,該公司共有200名員工參與,有力保障了海外訂單按時完成。11月30日,企業600多名員工全部正常返崗,產能也逐步恢復。
番區珠寶產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8%
番禺區珠寶首飾產業發展聯合會執行會長吳威說,疫情期間對企業的訂單量的影響不大,在番禺區相關部門及街道的支持下,疫情期間,部分珠寶企業進行閉環生產,沙灣珠寶產業園區有三千多人參與閉環生產,占園區總人數的四成左右。目前,番禺區珠寶產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8%以上,目前正值海外訂單的季節性高峰期,各企業正卯足干勁、加班加點保生產保進度。
吳威介紹說,番禺抓好“雙統籌”,暢通產業鏈上下游,為企業恢復信心、開足馬力復工復產注入“強心針”,“原本每間小工廠之間相對獨立,疫情以來,沙灣珠寶產業園就像一間大工廠一樣敞開,報關、檢測等工序在本地就可以快速、便捷地完成。番禺珠寶的供應鏈、產業鏈是完整的,因此各個環節都十分暢通。”
番禺珠寶產業鏈“鏈主”單位、鉆匯集團董事長陳元興說,產業園企業閉環生產期間,海關部門、檢測部門配合珠寶企業相關工作,在產業園里就有海關監管點、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實驗室,進出口通關流程、珠寶玉石鑒定操作流程在這里可以“一站式”完成。
與此同時,為個性化滿足企業展品通關、外發加工等需求,番禺海關深化針對番禺珠寶龍頭企業的“一企一策”長效機制,各相關部門大力推動珠寶國際交易、跨境物流等產業鏈轉型升級,支持企業“出海”搶抓訂單。
進出口逆勢增長,珠寶產業鏈韌性強
“世界珠寶、番禺制造”,在世界珠寶產業圈內享有盛譽。吳威介紹說,經過40余年的發展,目前,番禺已形成以沙灣珠寶產業園、大羅塘珠寶集聚區為中心的產業經濟圈,轄區內擁有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珠寶市場主體約1萬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形成了集原料銷售、生產工具制造銷售、技術培訓、設計研發、生產、半成品和成品銷售、電子商務、檢驗檢測、會展服務、珠寶文化鑒賞、旅游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疫情下,進出口數據能夠逆勢增長,反映了番禺珠寶首飾產業兩個特征:一是本地產業鏈完整、韌性強、活力強;二是外向型特征突出,番禺珠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與價值越來越凸顯。”吳威說。
推動形成百億級珠寶首飾產業鏈
近年來,番禺區珠寶產業發展動作頻頻:實施珠寶首飾產業“鏈長制”,找準產業發展痛點,推動形成百億級珠寶首飾產業鏈;成立廣州時尚產業珠寶聯盟,整合行業資源;鏈接萬博商務區、廣州塔等地標資源,打造一批珠寶產業直播電商基地……
吳威表示,接下來,番禺區珠寶產業將緊抓廣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契機,積極擴展面向國內消費市場。同時,充分發揮番禺珠寶產業鏈集聚優勢,瞄準原創設計、品牌打造,探索珠寶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品牌影響力,進行產業模式創新,聚力打造百億級珠寶快時尚產業集群。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