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住在廣州市海珠區客村西南約的湖北監利小伙張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他發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兩條視頻,獲得近1700萬的播放量。在視頻中,張飛講述了此次廣州本土疫情發生以來自己的親身經歷:從自己所在的樓棟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自己被確診感染,到被轉運到方艙醫院接受治療,再到最后痊愈回到客村居家隔離。
此前,在網絡上,鮮有人公開發聲承認自己是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張飛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我的親身經歷,能給和我同樣經歷的人帶去信心。”
住進方艙醫院后,確診的恐慌逐漸消散
(資料圖)
29歲的張飛來廣州七八年了,一直在位于海珠區鷺江社區的制衣廠上班。10月23日,根據疫情防控需要,他居住的這片城中村被劃入了臨時管控區。和眾多居民一樣,他每天按要求做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在管控區的日子里,張飛想到了用短視頻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這段生活。在視頻里,他對著鏡頭介紹購買的物資,拍下長長的核酸檢測隊伍。
10月27日起,張飛所在的片區管控升級,開始實施足不出戶的封控要求。第二天,他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異樣:“感覺到頭暈、頭痛、惡心,還一直嘔吐、咳嗽,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看到健康碼還是綠的,張飛以為自己是吃壞了肚子,通過外賣平臺買了藥物服用。兩三天后,不適癥狀基本消退。
11月1日,因所住樓棟出現確診病例,張飛和樓里其他居民一同登上前往隔離酒店的大巴。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張飛接到了廣州市疾控中心打來的電話——核酸檢測結果顯示他確診患上了新冠肺炎。
“雖然當時沒有什么癥狀,但心里是害怕的。”很快,他被轉運至位于黃埔的方艙醫院。在這里,張飛因為確診新冠肺炎的恐慌一點點消散。他用了“溫馨”來形容醫院的居住條件,“一日三餐營養充足,四菜一湯,還有面包、牛奶,吃得很好。”張飛說,進駐方艙的醫生態度親切,會根據患者不同的癥狀,開出不同的藥物。這些點點滴滴逐漸撫平了他內心的不安。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黃埔方艙醫院還配備了心理醫生,為患者紓解情緒。他記得,有幾名女孩子剛到方艙醫院時,壓力很大,特別擔心,“心理醫生主動找她們聊天,后來都平靜下來了。”
在方艙醫院的日子,張飛不再像之前一樣每天更新視頻。11月11日,他錄下一段視頻,標題是“在酒店隔離的第11天”,當時他并沒有將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告訴網友。
就在當天,張飛解除了方艙醫院的隔離治療。臨走前,醫院給了他三張紙。一張是解除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一張是居家健康監測告知書,另一張是《致解除方艙集中隔離的朋友的一封信》。信中,黃埔方艙醫院給出艙人員發出健康提示,要求他們回家路上做好防護,回到家里自覺做好7天居家健康監測。
公開確診經歷,獲得數十萬網友點贊鼓勵
帶著三張紙和行李,張飛回到了位于客村的家中。按照居家健康監測的規定,他不能走出家門,于是他繼續通過視頻記錄生活來打發時間。
此時,網上的一條視頻引起了他的注意。“是一個外地的女生發的,她也確診了。評論區里都是鼓勵她的,也有很多人給她點贊。”張飛意識到,抗疫近三年,大家對新冠病毒的認知更理性了,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態度也更加包容。
“廣州這次疫情中,我還沒發現有人出來分享自己確診、治療的經歷。海珠區每天都有新增病例,他們剛確診時肯定也跟我當時一樣害怕。我的賬號流量還可以,我希望把確診、治療的整個經歷發出來,讓海珠這邊管控區的老鄉們、居民們調整好心態,不要害怕,要有信心。”
11月12日下午和晚上,張飛發出兩條時長5分多鐘的視頻。他對著鏡頭,公開了自己確診新冠肺炎后的心情和經歷。他在視頻里坦言,剛確診時沒有在視頻里公開,是擔心社會壓力。“今天我之所以決定說出來,是想讓大家知道,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希望通過我的親身經歷,能給和我同樣經歷的人帶去信心,也請大家客觀理性看待、包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張飛的自述視頻引起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其中兩條最火的視頻共獲得了27萬多點贊。這兩條視頻有近1700萬的播放量,“加油”“支持”是最常出現在評論區的字眼。如此巨大的網絡關注讓他有點始料未及,不少人給他發來私信,有人說和他一樣住在海珠區的城中村,剛剛確診新冠肺炎;也有人說自己在管控區,因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感到焦慮……但他們都因為看了張飛的自述視頻,感覺安心了不少,也增加了抗擊疫情的信心。
“網友的鼓勵、支持,讓我更有勇氣、信心直面接下來的生活了。”居家隔離期將滿的張飛說,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客觀看待新冠病毒感染者,也希望廣州疫情早日散去,大家能恢復往日的正常生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付怡
圖/網絡截圖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