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考慮電動自行車發展情況,廣州共享單車適宜規模較2018年減少

2022-05-17 10:31:47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近日,記者從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其已根據《廣州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會同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以及各區政府共同完成了《廣州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總量規模評估(2022—2025年)》。綜合評估后,2022年至2025年期間,廣州全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適宜規模為45萬—65萬輛,中心六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適宜規模為30萬—40萬輛,較2018年版的適宜規模有所減少。

預計電動自行車出行量將快速增長

2022年至2025年期間,廣州全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適宜規模為45萬—65萬輛,中心六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適宜規模為30萬—40萬輛。這一評估結果對比2018年版的適宜規模(全市60萬—80萬輛,中心城區40萬—50萬輛)有所減少,主要原因是綜合考慮了電動自行車的發展情況。去年11月2日,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發布通告對電動自行車實施登記上牌管理,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出行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迎來快速增長。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動自行車與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同屬于非機動車,在騎行、停放資源中存在競爭關系和使用需求替代,因此降低總量評估規模。

“本次全市適宜總量評估委托專業研究機構完成,評估成果已經專家組評審通過,將作為2022年至2025年期間實施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總量控制的數據依據。”該負責人稱。

全面推進重點區域車輛入框停放

根據《廣州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經市政府同意后,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將通過公開招標方式,投放中心六區40萬輛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配額(運營配額有效期為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目前招標公告已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官方網站等渠道掛網公示。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表示,下一步將會同市城管、公安交管等部門和各區政府,以新一輪的中心六區運營配額投放為契機,全面推進重點區域車輛入框停放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行業治理機制,引導行業規范、健康、有序發展,更好便利市民群眾出行。

多維度進行適宜總量評估測算

記者了解到,本次全市適宜總量評估在全面總結2018年版適宜總量評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近三年來行業發展變化情況、非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停放區等配套設施增長情況,從設施供給承載能力、出行需求預測、與其他交通方式協調發展(特別是與電動自行車在通行、停放設施上的使用平衡)等多個維度,對全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適宜規模進行重新評估,并對各區、中心六區各街道的適宜總量進行了細分,有助于實現區域內車輛數量、分布與市民出行需求的均衡匹配。

在設施供給承載能力中,主要考慮了非機動車道的通行能力以及城市道路非機動車停車區的停放容量,同時,根據電動自行車的發展預期合理預留相應的設施承載能力,確保車輛規模不會超出城市道路基礎設施的容量。在用戶出行需求預測中,主要是結合問卷調查等,綜合評估市民使用共享單車的出行意愿、交通特征,盡可能實現車輛規模與市民需求相匹配。

在與其他交通方式協調發展中,根據共享單車的功能定位,合理確定其在城市交通方式中的地位,重點考慮了其與公交地鐵、市民自有電動自行車等方式的協調發展。

2020年出臺實施的《廣州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在源頭上對共享單車實施總量控制,每3年對全市總量規模進行一次評估。

控制總量所帶來的效果顯而易見。企業無序超量投放亂象得到了有效治理,中心六區車輛總量從此前最高峰時期的超過100萬輛壓減至40萬輛左右,車輛淤積影響人車通行、影響市容的問題較幾年前有了明顯好轉。

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牽頭建立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服務質量考核機制,由市、區、街道三級政府管理部門共同參與,重點考核單車企業在投放調度、停放秩序管理、整改工單完成率等方面的情況,并根據考核結果對單車企業的運營配額實施動態調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盧夢謙 通訊員交通宣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