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可以了,如果核酸陰性,下周去我們門診給你把蛀牙補上?!薄澳阆轮軄砦覀冡t院,我給你治療一下你的牙周病?!痹诤怂釞z測現場,一些市民驚訝地發現,家門口做個核酸,順帶多了一個“福利”:化身“大白”的醫護人員原來是口腔醫生,他們不忘職業敏感,順帶把市民存在的口腔疾病也發現出來了,細心給予了做核酸市民必要的健康提醒。
據了解,4月9日至12日,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已分批次累計派出應急核酸采樣隊伍90多個小分隊共計500余人次,支援南沙區、越秀區和海珠區的社區核酸采樣,包括五大國家臨床重點??圃趦鹊呐R床、醫技科室主任悉數親自帶隊上陣,化身“大白”參與到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
牙醫化身“大白”
不忘“看牙”職業習慣
“大白”細心為孩子進行核酸檢測。
4月9日,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醫護人員在南沙區的核酸檢測點工作,牙周病科副主任寧楊副主任醫師所在的團隊有10人,當日,他們先后分成了5-6個分組,負責該片區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
“小朋友,你牙齒有蛀牙了,要注意少吃甜食,平時要注意口腔衛生哦?!痹咀鐾旰怂嵴郎蕚潆x開,“大白”溫柔細語的叮囑讓樂樂(化名)感到很好奇——這個“大白”還會檢查牙齒??!原來,樂樂的上下門牙都是蛀牙,平時父母對他牙齒的關注并不多,在一旁同步等待做核酸的樂樂家人聽到后,才意識到孩子牙齒健康問題,“平時我也沒關注他有沒有牙疼,真的特別感謝醫生的提醒,要帶他去看口腔科了。”
這位“大白”就是寧楊了,這一幕的對話,在當日的核酸檢測點變得很常見。寧楊介紹,他們當日所負責的小區,過來做檢測的有四分之一是孩童,有一些口腔衛生觀念不強,有蛀牙的情況比較常見,“一般看到了我們‘職業病’就犯了,忍不住提醒一下,因為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如果沒有盡早解決口腔問題,會進一步影響頜面部發育。”
除了孩童的牙齒問題,寧楊一行也會關注起成年人的口腔問題,“我所在的科室是牙周科,牙齦退縮是牙周病的典型表現,像牙齦紅腫、比較嚴重的蛀牙、牙周病等,查看口腔可以很快發現出來?!碑斎罩形巛啌Q吃飯時,寧楊與其他醫護人員都在討論口腔衛生的話題,“口腔問題早日發現早日治療,很多小隱患都可以盡早杜絕?!碑斎?,寧楊所在的醫療隊共對5000多人做了核酸采樣,高效迅速完成了該片區采樣任務,也對部分孩子和成年人進行了口腔疾病預防提醒。
特寫:
三十年黨齡老黨員
“我在核酸采集現場”
來自口腔科的醫護人員為市民采集核酸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珠江新城門診主任蔡華雄今年56歲,是一名有著三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這幾日,他奔波在核酸采樣現場、組織科室成員出動、門診的多項工作中,周末也未曾休息。10日正是周日,當日沒有值班任務的他放棄了休息時間,立刻報名參與支援核酸采集的工作,出發前往海珠區,穿上防護服化身“大白”,一直加班到當晚九點多才到家。
“現場核酸分布的點比較多,我是帶隊的科室主任,隨時換上防護服就上,隨時補缺,在現場我是年齡最大的‘大白,大家看到我在,工作也有干勁。”蔡華雄介紹,自己是多年的老黨員,有豐富的溝通經驗,現場組織協調、與社區人員溝通對接,都很熟悉。
“去年我們也有支援疫情工作,不到十分鐘就完成了報名,每次有支援任務,我們黨員和群眾都非常積極,很快報滿,我自己也深受感動?!辈倘A雄介紹,他所在的黨支部有20多名黨員,少則一人參與過1-2次支援,多則一人參與過7、8次支援,“只要有召,我們黨員都愿意沖在前面。”
據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院長程斌介紹,醫院4月8日晚接到通知立即部署、征集動員,4月9日至12日,已分批次累計派出應急核酸采樣隊伍90多個小分隊共計500余人次,支援南沙區、越秀區和海珠區的社區核酸采樣工作,“我們迎著晨曦出發,沐浴星光歸來,在全體隊員的不懈努力和社區居民志愿者的大力配合下,截至12日下午16時已累計采集樣本13萬余份。在充分保障患者口腔就診需求的同時,該院包括五大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在內的臨床、醫技科室主任悉數親自帶隊上陣,組織科室醫護做好支援核酸采樣工作,展現了光華人的責任與擔當?!?/p>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王心怡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