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力全開向未來|永葆創的勁頭 鉚足虎勁走前列

2022-02-08 10:34:09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昨天是虎年春節后開工第一天,廣州各大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足“虎勁”有序開工,奮戰“開門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看到,廣州港南沙港區裝卸業務繁忙暢旺,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38米高的屋頂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廣日電梯生產車間機器運轉的轟鳴聲此起彼伏。

廣州港南沙港區

國際大港365天不打烊

2月7日,春節假期后的開工首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廣州港南沙港區看到,上午9時開始,前往碼頭的集裝箱卡車逐漸增多。位于廣州南部的龍穴島上,碼頭綿延,岸橋林立,巨輪停泊,五顏六色的集裝箱堆放得層層疊疊。雖然每年的年初時節是港航業的傳統淡季,但是廣州港南沙港區的裝卸業務依然繁忙暢旺。

碼頭內外貿生產365天連軸轉

據廣州港南沙港務有限公司及廣州南沙海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策劃室副經理張少虹介紹:“作為國際大港,我們碼頭內外貿生產一直維持著全年365天連軸轉,操作服務不打烊。今年更是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生產環境和船舶動態,從1月上旬就開始啟動了節前繁忙生產的節奏,一直持續到虎年春節假期,目前的生產形勢預計會延續到2月底。現在內外貿泊位上面靠滿了班輪,外貿班輪有地中海、東非、西非、東南亞等航線,節后第一周已經計劃安排50多艘次的外貿班輪和29艘次內貿班輪。從目前船期和作業箱量走勢來看,可預見一季度的生產形勢一路向好,吞吐量、生產業績喜人。”

“2月7日,按照計劃有9艘班輪會來南沙港區裝卸貨物,從海外進口運來的貨物主要是木材、水果等,出口運出的主要貨物是珠三角生產的陶瓷、家電等。”廣州港南沙港務有限公司及廣州南沙海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中控科室副經理林耀榮透露,從1月上旬開始,碼頭內外貿生產就必須對節前作業繁忙期及作業高峰期、節后珠三角生產企業、貿易公司復工復產進行摸底、預判,再與內外貿班輪公司、駁船公司溝通協調,預判節前節后的生產形勢、作業情況。1月以來,廣州港南沙港區各作業碼頭開足馬力,整合好內外貿的作業資源、特別是現場作業的大型機械司機、內拖司機及現場管理指揮人員,加班加點、全力以赴應對節前節后的生產形勢。

以南沙港區一、二期碼頭為例,從1月上中旬,碼頭內外貿作業一直延續“春運”小高潮,春節假期更是在低溫寒冷天氣堅守崗位,為假期的進出口物流業務順暢運行做好全方位服務。春節假期南沙港區一、二期碼頭一共完成了內、外貿船舶182艘次,集裝箱吞吐量達12.55萬標準箱。

南沙港區三期單月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

記者從廣州港集團獲悉,今年1月份,廣州港南沙港區三期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2萬標準箱,其中外貿完成22萬標準箱,同比增加69%,再次刷新南沙港區三期自開港以來單月外貿集裝箱吞吐量的歷史紀錄,實現虎年新春開門紅。

南沙港區三期堅持穩定內貿業務,拓展外貿的營銷策略,并充分把握外貿發展機遇,積極做好外貿特別是特殊貨源營銷組織工作,將東南亞航線進一步向南沙聚集;全力配合口岸單位應對疫情防控提檔升級,跟進碼頭前沿聯檢操作流程時效,爭取縮短外貿聯檢時間,持續優化提升口岸通關效率等營商環境。2021年,南沙港區三期班輪航線共63條,其中外貿班輪航線共53條,全年凈增15條。外貿箱量占比由2020年的16.92%上升至31.68%,特色貨源水果冷箱全年進口同比增長312%。

廣州港糧通公司1月糧食接卸量創新紀錄

今年1月份廣州港南沙糧食通用碼頭接卸自然噸達到114.9萬噸,同比增長11.2%,其中外貿糧食接卸量為102.8萬噸,同比增長2.3%,刷新了2021年11月創造的糧食接卸自然噸紀錄,再創歷史新高。

以“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的奮斗姿態,廣州港糧通公司1月份糧食疏運總量同樣創下新的最高紀錄,成功突破108萬噸,平均疏運效率超過3.5萬噸/天,創下了單日糧食疏運量達6.95萬噸的新紀錄。

廣日電梯生產車間

全自動化運轉17秒生產一個層門

節后首個工作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的廣日工業園,這里是廣州廣日電梯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日電梯”)的華南制造基地,也是其總部所在地。在生產車間內,只見一排排生產設備正在高速運轉,大量的智能運輸機器人來回穿梭,生產線上的智能機械臂正揮舞著進行焊接。

據介紹,廣日工業園占地約30萬平方米,其中廣日電梯制造車間就包含了扶梯車間及主機車間、鈑金車間、電控車間等4個整機制造車間,年產能達2.5萬臺。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線生產工人正有條不紊地操作著計算機系統,伴隨著一道又一道生產指令下達,機器運轉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地響起。

據介紹,廣日電梯目前在全國共有35家分子公司,員工總人數近2500人,但一線制造生產工人不到200名。“現在我們工廠的智能化程度很高,例如我們的高速生產線,最快能夠實現17秒生產一個層門或壁板,是傳統鈑金加工方式生產效率的10倍。車間內采用AGV智能搬運機器人進行物料運輸,整條生產線可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全程機械化操作,無需工人直接觸碰產品參與生產。車間運行基本實現全自動化,整梯生產周期最快能實現14天出廠安裝,相比傳統的生產方式提速2倍以上。”廣日電梯總工程師張研介紹道。

歷經60余年的發展歷程,廣日電梯已躋身第一大國有電梯品牌,是廣州工控旗下廣日股份的核心支柱企業。不僅如此,廣日電梯也是華南地區電梯整梯規模最大生產企業之一,所生產的產品在國內外品牌、產品、質量等評比中屢獲殊榮。

據介紹,大年初六起,廣日電梯已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逐步恢復生產。“目前國內電梯市場正在逐步回暖,我們在庫訂單同比去年有20%左右增長,公司現已全面投入節后復工復產當中,2022年將加緊目標沖刺,‘虎’力全開,邁向未來。”張研開心地表示,去年已在四川啟動廣日電梯數字化示范產業園項目建設,通過智能化工廠的建設,進一步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并擬建200米超高速電梯實驗塔,建成后將成為西南第一的電梯試驗塔,打造德陽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的新地標,可進行16米/秒超高速電梯測試,為智能技術領先創造更好條件,并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技術研發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粗略計算,目前廣日電梯華南制造基地約2.5萬臺/年產能,西南研發制造中心建成后將再增加2.5萬臺/年產能,將實現廣日電梯制造產業鏈全方位提升。

廣交會展館四期建設取得大進展

“鋼鐵巨無霸”空中滑移筑“飄帶”屋面

“好——啟動——滑移——停——落位!”2月7日是虎年的首個工作日,位于廣州海珠琶洲的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上,鋼結構技術負責人唐振正在指揮同步滑移施工。經過42天的連續奮戰,在這一天,展館標志性“飄帶”屋面的支撐系統——全國首例119.5米大跨度預應力倒三角管桁架結構實現兩組滑移單元平穩準確就位,為下一步金屬屋面施工打好了基礎。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廣交會展館四期展館擴建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6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使廣交會展館總建筑面積增加至168萬平方米,成為全球最大的現代化會展綜合體之一。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工地現場走訪看到,盡管天氣陰冷不時有陣雨,38米高的屋頂施工現場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最東面的滑移單元已經順利就位,正在移動的第二個滑移單元也在當天傍晚平穩就位。

中建八局項目總工程師王宜彬介紹,廣交會展館四期主展廳屋頂采用金屬曲面“飄帶”造型,設置4個獨立的鋼結構屋頂,單個屋頂平面尺寸約為128.3×93米。針對現場場地狹小及工序穿插問題,項目團隊創新施工工藝,在38米的高空,設置大體積自穩定格構式拼裝平臺,為鋼結構拼裝“創造”高空作業面。還自主研發國內首例“滾針式滑靴”作為滑移軌道與桁架的連接構件,變傳統的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降低摩擦力,保障“鋼鐵巨無霸”的安全、平穩、高效滑移,創造國內異標高滾動滑移之最。

每一個鋼結構滑移單元跨度119.5米,最遠需完成330.75米的“空中漫旅”。8個滑移單元要依次獨立拼裝,分批滑移。作業人員需要對過程中產生的應力、應變及撓度進行全時、全過程監測,以確保施工過程安全可靠。

“工程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大事。”工程質量總監王向陽腰系安全繩、手持檢測裝置,駕輕就熟地在鋼結構桁架間爬上爬下進行質量檢查。項目2000多名建設者春節期間堅守崗位,分三班投入建設,全力確保工程在2022年秋交會前順利竣工。

版面圖。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妍、林曉麗、廖靖文 

通訊員:鄒井棋、梁延之、方延欽、張佳妍(除署名外)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