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色頻現亮點紛呈——
(相關資料圖)
“小舉措”成就“大民生”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
近年來,雨湖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部署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聚合多方力量,為鄉村面貌提檔升級提供人、財、物保障和政策支持;區農業農村局、區整治辦等職能部門以及各鄉鎮(街道),積極探索總結經驗成果,及時查找問題不足,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著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和美譽度穩步提升,特色亮點紛呈。在二季度省、市聯合督導檢查中,雨湖區及各鄉鎮(街道)獲好評,諸多經驗成果獲推介。
積分制管理“兌”出新動力
雨湖區現轄12個鄉鎮(街道)城鄉結合區域較大,“插花”地帶、城中村較多,人居環境整治任重道遠。
為穩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廁所革命、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去年,雨湖區在姜畬鎮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管理試點,實施千分制考核辦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有效提升了村民主動性、創造性,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共建、共享、共治”的鄉村治理氛圍進一步濃厚。
今年,雨湖區其他各鄉鎮(街道)全面推行積分制考核管理。同時,全區各地充分發揮“扁平化治理”優勢與村民主體作用,推廣實施“積分制+湘妹子能量家園”工程,進一步充實提升積分制管理效果。
政企齊給力“物”出新面貌
去年,楠竹山鎮協調整合政企優勢資源和社會事務職能,共同出資成立“江楠管家”物業公司,將發展經濟、城鎮建管、居民服務等充分融合,鎮、企、村(社區)干部等公職人員作為區塊治理員,下沉到全鎮32個區塊,責任到人。鎮政府、村(社區)在自治體系中的角色從管理者向參與者轉變,有效提升整治目標的及時性、精準性。此外,江楠管家物業公司集中分類整理前期物業遺留問題和村(居)民“急難愁盼”問題,逐一進行清項銷號,受到村(居)民好評與支持。
今年,鶴嶺鎮借鑒楠竹山鎮物業管理經驗,積極探索適合原錳礦集鎮區環境整治的模式手段,建立長效機制,經驗成果日益凸顯。
干群手牽手“聯”出新路徑
長城鄉位于雨湖區西大門,是典型的城鄉接合部,中小微企業星羅棋布,物流商貿繁榮,同時人居環境治理也存在較大難度。
今年以來,長城鄉積極落實雨湖區城鄉環衛一體化戰略布局,以積分制管理為抓手,創新推行“一聯四互”常態工作機制。“一聯”即黨委政府干部聯點到村,指導督促并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四互”即各村“兩委”月度互檢、村民小組雙月或季度互比、主題黨日活動黨員骨干互評、村民群眾日常互促。同時,鄉整治辦切實執行不定期巡查暗訪、現場督辦制度,對重點區域、難點問題建立臺賬清單,逐一進行整治銷號。
鶴嶺鎮因地制宜建立了季度交叉考核機制,鎮干部分片包村、村干部分片包組、村組長分片到戶。同時推行衛生監督員制度,各村婦女指導員除帶頭搞好自家及公共區域衛生外,還要參與監督評比,工作有聲有色,村民參與度、美譽度持續高漲。
議事進屋場“會”出新氣象
為有效杜絕“干部放手干、群眾插手看”的不良現象,雨湖區各鄉鎮(街道)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村、組自治管理試點,通過“屋場茶話會”“板凳會”等靈活多樣的方式,讓村干部與村民充分溝通,一針見血談問題,共同探索人居環境治理新方法,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新氣象。
姜畬鎮聯映村雅愛塘組是大革命時期“湘潭起義”舊址所在地。今年,由國、省專項資金打造的“湘潭起義”展陳館,以及附近道路、水渠提質改造工程10月前要接受竣工驗收。4月10日晚上,區、鎮整治辦與村“兩委”聯合在雅愛塘組召開了一次“屋場會”,就農戶自身房前屋后綠化美化,以及需要配合工程項目區域開展的環境整治工作,聽取黨員、組長及村民代表意見建議。現場村民踴躍發言,分析討論問題直截了當,圓滿達到預期效果。據悉,這是今年聯映村召開的第三次“屋場會”,干群之間通過面對面交流,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暨美麗鄉村建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