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門:奮斗者丨艾愛國的“寶貝”

2022-07-01 08:45:49    來源:湘潭在線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姿雯

湘鋼的職工都知道,在艾愛國焊接實驗室的展廳里,陳列著“七一勛章”獲得者、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湘鋼焊接顧問艾愛國的幾件“寶貝”。它們的年紀,比許多在職職工的年紀都大,其中一把銅質割槍已有“53歲”,一個來自德國的手持式焊接面罩也在“33歲”以上。盡管年代久遠,但它們保存完好,且能正常使用,足可見艾愛國對它們的愛護程度。

“工具就是飯碗”


(資料圖片)

53年前,當艾愛國扛著行李從株洲攸縣來到湘潭鋼鐵廠時,他哪里會想到,自己的第一個“寶貝”會是一把割槍。

當時并無一技之長的艾愛國,進廠后被分配到管道工崗位,以體力勞動為主,且大部分時間是野外作業,時常一干就是十五六個小時也不覺累。

“七分天意,三分打拼。”艾愛國說,自己運氣好,與北京二建支援湘鋼建設的焊工共事,這才有機會接觸焊接。

焊工在六七十年代是十分吃香的工種。看艾愛國勤奮好學,北京二建支援湘鋼建設的焊工馬有芬也愿意傳道授業。艾愛國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悉心向師父討教技術,堅持日學夜練,不到1年時間,他就能獨自作業。

但想要從管道工轉崗到焊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1970年,湘鋼招聘焊工,名額僅有6個。在馬有芬的極力推薦下,艾愛國爭取到了一個寶貴的名額,這才得以轉崗成了一名焊工。

“工具就是飯碗,沒有好工具就干不了好活。”在艾愛國正式成為一名焊工后,師父馬有芬贈送他一把產自1969年的銅質割槍,這把割槍與艾愛國同年進廠。要知道,在那個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都需憑票換購的年代,這把銅質割槍何其珍貴,被艾愛國視為“寶貝”,輕拿輕放是自然,每次使用完后還要給它做個日常維護。

“割嘴是割槍上最重要的部位,在切割時容易被鐵渣堵塞,若不及時清理,則會導致結晶,結晶后割嘴的內孔壁就不光滑了,不僅耗氧量大,安全風險增加,最重要的是,影響切割質量。”艾愛國說,在師父馬有芬的言傳身教下,他很早就明白“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也堅持把功夫做在日常。每天下班前的最后一件事,永遠是將工具調整到最佳狀態,來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在艾愛國的精心呵護下,他使用的割槍上的割嘴,壽命可達一兩年。而其他割槍,半個月左右就需要更換新的割嘴。

“不能吃著飯就把碗筷扔掉”

艾愛國的工具好使,是眾人皆知的事,從前也時常有同事前來借用。畢竟那時物資匱乏,生產工具共用是常事。但在借用艾愛國的工具之前,都必須聽完他的“使用說明”:“鐵渣要及時清理”“割槍彎了要調整恢復”“旋鈕關閉時不能太使力”……

不僅如此,歸還工具時,還要接受艾愛國的現場檢驗。有一次,一位同事借用了艾愛國的割槍,旋鈕關閉時習慣性用力過度,導致槍口輕微跑氣,在歸還時被艾愛國現場檢驗出來,將其定性為“沒按規定操作”,并列入了“黑名單”。

對細節的“講究”,讓艾愛國在廠里“遠近聞名”。同事們“嫌麻煩”,久而久之就不再碰他的“寶貝”了。

1989年,艾愛國去德國出差,帶回了他的第二件“寶貝”——一個手持式焊接面罩。相比當時的國產面罩,這個進口面罩視野更寬,使用起來更舒適,艾愛國一直十分愛惜。

如果不仔細看,沒有人會發現,如今陳列在展覽廳里的這個德國面罩,底部有一條大約4厘米長的裂縫。“有一次,徒弟在放工具的時候,隨手往地上一扔,反彈到我放在旁邊的面罩上,砸裂了。”艾愛國當時就把徒弟批評了一頓,他心疼的,不只是那個被砸壞的面罩,更加在意的是,徒弟們是否真正領悟了“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不能吃著飯就把碗筷扔掉”。

“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艾愛國之所以將操作工具視為“寶貝”,是因為對于焊接來說,施焊工具的完好程度、現場的施焊條件、工藝方案的設計等任何細節發生變化,都可能造成“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結果。

即便是2008年被調入湘鋼技術中心材料研究室,離開了操作工崗位的艾愛國,一如既往地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只是從那以后,他的“寶貝”又多了一件——年輕人常常使用的電腦。

由于焊接技術研發人員的主要工作是焊接工藝流程的設計,而設計工作需要借助電腦制圖軟件完成,于是艾愛國開始學習使用電腦,從五筆打字學起,最重要的是學習CAD軟件繪圖,遇到不懂的英文字母,他就用中文諧音標注音譯名。那年他已經58歲了。

就連艾愛國自己也沒有想到,只花了3個多月,他就能熟練地通過電腦和智能手機查詢國內外最先進的焊接工藝,并開始利用繪圖軟件自行設計焊接工藝方案。

物如其人,艾愛國的電腦桌面總是簡潔明了,使用頻率最高的CAD、CAXA圖紙軟件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他設計的焊接工藝一份保存在電腦里,一份拷貝到手機里。在試驗現場,他只需要打開手機,就能找到自己設計的焊接工藝方案,并按照方案指導現場施焊試驗。

在艾愛國看來,不論時代怎么改變,作為一名工人,始終要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管是焊槍、割槍還是電腦、手機,對這些工具的愛護,既展示了大國工匠艾愛國對焊接工作的摯愛,也詮釋了他對焊接技術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