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食品不是食品安全法外之地

2021-06-25 11:28:52    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    

隨著90后、00后日漸成為消費主力軍以及新消費方式的不斷變革,在吃飽、吃好之外,吃得健康、有儀式感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需求,頗具社交屬性的“網紅食品”越來越受到他們的青睞。

在社交平臺一夜走紅的餐飲品牌,雖然因“粉絲效應”獲得極大關注,但食品安全風波不斷。褪去“網紅”外衣,回歸食品本味,把好品質關是行業長遠發展的根本。

網紅食品不是

食品安全法外之地

近日,“鐘薛高雪糕最貴一支66元”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在微博“鐘薛高雪糕是智商稅還是物有所值”話題下,有3.9億閱讀量。

網友“劉瑤”認為,“一些網紅品牌抬高了整個雪糕行業的價格,靠品牌溢價的打法不應該延展到快消品行業”。

95后消費者佳佳表示,如果真的是物有所值,使用了較貴的原材料,價格高無可厚非。但如果僅是在包裝和營銷上發力,實際用料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就是在收“智商稅”。

其實,早在2018年1月1日,《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監管部門就加大了對網紅食品的監管力度,切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近日,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連鎖經營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總顧問陳君石明確表示,整個食品行業食品安全水平已有長足進步,現在應思考如何更上一層樓的問題。其中,社會責任至關重要。他認為,“作為整個食品鏈的終端部分,企業應站在食品安全流通的角度,為消費者把好最后一道關口。食品生產經營者還肩負其他的社會責任。比如零售企業的社會責任就包括要提高供應商的水平,提高和加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等科學知識素養。”

用高品質贏得市場

近年來,不少知名連鎖品牌紛紛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翻車”。

曾經紅極一時的一籠小確幸2016年在上海開出首店就虜獲一大批青年白領的心,平均排隊2小時,一天翻臺12次。但因食品安全問題,上海門店集中關閉。

今年5月,茶飲品牌蜜雪冰城部分門店也曝出篡改開封食材日期、使用隔夜茶湯、奶漿半成品等食品安全問題。

當前一杯茶飲動輒十幾元,一些新式茶飲單價已達30元。蜜雪冰城則以低價及快速擴張模式搶占市場。此次產品質量風波后,不少網友質疑:“低價就不配喝一杯健康飲品了嗎?”

“連鎖經營企業和網絡平臺是食品銷售的重要渠道,輻射范圍廣、影響面積大、社會關注度高,食品安全狀況直接影響公眾對我國食品安全水平的總體判斷和消費信心。”論壇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理事會主席、北京超市發股份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燕川表示,企業應建立以質量換市場的良性競爭秩序,以低價格競爭為手段搶占市場的行為注定不會長久。商品力是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不變的法則。企業要從戰略高度提升商品質量、供應鏈效率和服務水平,從而引領全社會形成以追求質量為目標的良性營商環境。

陳君石認為,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從目前行業的數字化應用來看,數字化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個工具、手段。對大型、規模化企業或小微企業來說,重要的是通過數字化手段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楚東介紹,2019年12月,為幫助連鎖經營超市企業落實預包裝食品進貨查驗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食用農產品追溯制度,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上海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組織大潤發、歐尚、家樂福、聯華、永輝五家超市總部共同簽署了《采購商供應商合作傳遞信任良好行為公約(2020)》(以下簡稱《公約》),在上海地區試點探索建立高效的信任供應鏈機制。

《公約》以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的國際標準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扶持中小生產企業提升市場能力計劃”標準為載體,包括采購商、生產商和第三方機構,共同承諾標準應用、標準推廣和標準互認等三項核心內容。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標準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對于企業而言,要擔負起企業責任、社會責任,把食品安全抓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步。”物美集團麥德龍質量總經理陳超認為,行業標準、行業共識以及認證等,可以幫助企業做好食品安全。

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將商品標簽和配料表作為主要選購依據。當前仍不乏一些企業在商品標簽上做“文字游戲”。

今年4月,元氣森林曾就在乳茶產品的產品標示和宣傳中,未說明“0蔗糖”與“0糖”的區別發布致歉聲明,引發熱議。

喜歡吃三文魚的沈先生表示,不少人買三文魚,沒準收到的卻是淡水虹鱒魚。三文魚通常是指“大西洋鮭”,屬于深海魚。雖然淡水虹鱒也被劃歸為三文魚,但市場認可度不高。但不少商家沒有明確標注是否為虹鱒魚,這對缺乏專業知識背景的消費者來說也會存在辨識難度。

“蜂蜜、水產品、有機產品等都是易出現食品欺詐行為的高風險區域。企業做好標簽管控,能夠大幅降低欺詐的風險。比如清楚標注是否為無添加及產地等信息。”上海悅孜企業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汪偉偉舉例說明,陽澄湖大閘蟹協會公布的陽澄湖產區年產量是3000噸,而每年以陽澄湖大閘蟹名義售出的有10萬噸,實際上很多陽澄湖大閘蟹實為“洗澡蟹”。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方志強在論壇上表示,注冊制度可以形成行業自律,在缺少專業知識的前提下,標識可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他以蜂蜜為例說明,通過對蜂蜜的源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危害分析等進行評價,對最終產品安全性指標進行質量認證,可以提高蜂蜜產品質量,在包裝上加上相應的標識,能夠方便消費者識別和購買。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茂華則認為,要想高質量發展,食品行業首先要完善和建立牢固的質量基礎設施,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標準問題。“有了標準,還要看你到底有沒有按照標準來執行,那得由認證和檢測來證明”。計量、標準、認證、檢測、認可對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