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5月,全國汽車銷量219.4萬輛,同比增長14.5%,其中乘用車銷量167.4萬輛,同比增長7.0%;商用車銷量52.0萬輛,同比增長48.0%;新能源汽車銷量8.2萬輛,同比下降23.5%。
這組數據表明,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后,我國車市開始整體回暖,乘用車銷量增速由負轉正,商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但新能源汽車卻以大幅下降的巨大反差“掉隊”了。在國家延長新能源汽車補貼和減免購置稅兩年、減緩補貼退坡幅度,多地拿出“真金白銀”獎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取消或放寬限購措施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仍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是為什么?
催熟的市場還未成熟
早在去年7月中旬,筆者就提出在傳統汽車銷量連跌12個月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仍然連續高增長不合邏輯;符合邏輯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應該是“與傳統燃油車同起同落,漲時沒有燃油車高,跌時更比燃油車低”。市場的發展印證了這一觀點,從去年7月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至今連跌11個月,恢復得比燃油車慢。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催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并未真正成熟。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在高額補貼政策的強力推動下發展起來的。一方面,政府指定了試驗示范城市或地區,規定了技術路線、續駛里程、可以享受補貼的車型、具體的補貼金額;另一方面,汽車消費最旺盛的地區如北上廣深,又迫于城市承載能力不足,實施嚴格的限購限行措施,僅對新能源汽車網開一面。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按指定路線得到蓬勃發展,躍居世界之首。但在這一過程中,世界形勢悄然發生了變化,原本歐美日韓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興趣不大,只有特斯拉一枝獨秀,而今世界汽車巨頭都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中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主要的競技場。本不成熟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突遇強敵,再加上疫情來襲,自身短板逐漸顯現,產業的苦日子來了。
中國新能源車市在發生巨大變化
4~5月,有兩個信號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競技場在發生巨大變化。其一,4月和5月,在整體車市重現生機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依然同比下降26.5%和23.5%,其中純電動汽車跌幅分別為36.3%和25.9%。其二,1~4月,中國自主品牌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份額占比降至79%,首次跌破90%,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也是節節敗退,這一現象在5月未見好轉。這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勢正在減弱。
筆者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勢減弱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市場從“兄弟之爭”變成“三足鼎立”。如果說2019年以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僅僅在新造車勢力和傳統車企之間,主要集中于造車理念、銷售模式、服務內容之間的較量,那么,隨著特斯拉的快速進入、跨國車企將中國視為其新能源汽車的試驗田,中國新能源車市從內部競爭擴大為國際化競爭,逐漸形成自主、合資、外資三足鼎立的局面。競技內容也從造車、營銷、服務等基礎層面,擴大到長期戰略規劃的錨定、全新整車平臺的開發、先進智能技術的整合、基礎設施的配備、全球產業鏈的重組、高質量產品的提供、品牌的再造等全產業、全領域、全時空的競爭。在鼎立的“三足”中,從技術沉淀、投資規模、開發能力、質保水平、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看,自主品牌并不占明顯優勢。
二是經過十余年的推廣,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加深了認識,消費更為理性,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能再容忍半路拋錨、無處充電、電池壽命短、為“自燃”提心吊膽、車輛舒適性差等問題。但很多國內企業的技術進步顯然沒有跟上消費者的要求。
三是高中低三個細分市場初步形成。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開始分化,出現了以特斯拉、蔚來、理想為代表的高端車市場;以合資車企及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威馬、小鵬為代表的中端車市場;以奇瑞、江淮、合眾為代表的低端車市場。
這三個市場上的競爭剛開始,但強弱之勢已露端倪。初入中國的特斯拉在高端市場一枝獨秀,盡管有中國企業公開叫板,但在創新力、核心技術、智能化水平、品牌號召力、全球影響力等方面,都不在一個水平面上,要把特斯拉干倒還需時日。在中端車市場,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國內企業還有很大優勢,但合資企業一旦發力,這一市場將成為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國內企業能守住多少疆土令人擔憂。倒是低端車市場,特別是廣大農村市場還是一片藍海,補貼政策沒照顧到,特斯拉不會去做,合資企業暫時顧不上,這里可能成為國內企業再次雄起的根據地。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汽車在我國農村地區大有市場。我國農村大多具備良好的私有充電樁建設條件,自家院內、住宅就近和自有停車棚停車的家庭占比高達80%,這與城市居民購車對充電基礎設施、停車位有高要求形成較大反差。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今年5月發布的《農村電動化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村居民基本具備汽車消費能力、出行特征與小型電動汽車里程匹配度高、未來向乘用車消費升級的空間廣闊。調查發現,農村居民愿意考慮購買電動汽車,但由于收入水平不高、汽車銷售維修網點不足、使用環境復雜等原因影響,他們對車輛的價格、維修便利性、車輛可靠性都有較高期許。
新能源汽車行業須經歷市場洗禮
回首過去1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產銷量、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掀起了世界性的汽車電動化熱潮,揭開了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綠色化發展的新篇章。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試驗示范性質的,在國際上沒有先例,出現不足在情理之中,融入世界汽車競爭格局是必然趨勢,爬坡過坎、負重前行是使命所在。
當前的形勢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不會一帆風順,不會起步時領先就永遠領先。與航天產業、家電產業、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相似,新能源汽車不會在政府的庇護下長大做強,它要進行頑強拼搏、掌握核心技術、從初級產品升級到高端產品,要塑造自己的品牌、經歷市場份額從小到大的洗禮過程,才能真正確立自己的地位。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