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5月28日訊(記者?閆春旭)“世上最美的風景,就在回家的路上!”28日上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南京市江寧區湖西路安和家園見證了一場跨越60多年的團聚。67歲的李進德幼時被抱養到河南林州生活。過去的11年里,他曾三次來寧尋親,但都杳無音信。今年3月,他在南京高淳尋親志愿者團隊的幫助下,尋找到72歲的哥哥潘明貴,最終讓兩位老人得以團聚。
(資料圖片)
22歲潘宇豪和小爺爺李進德(左)的合影
5月28日上午8點30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江寧區湖西路安和家園看到,高淳尋親志愿者團隊的志愿者早早地掛起了紅色橫幅,等待尋親人李進德的到來。為了歡迎弟弟回家,激動萬分的哥哥潘明貴早上5點就起床。他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桌子上擺滿了新鮮水果和零食。
哥哥潘明貴(左)和弟弟李進德(右)擁抱在一起
上午10點30分,李進德在老伴、兒子和尋親志愿者的陪伴下見到了期待已久的哥哥潘明貴。剛見面,兩人沒有說任何話,只是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剛走到屋里,他就對弟弟說:“到家了,吃飯去!吃飽,中午一定要吃飽。”得知小爺爺將要回家的消息,潘明貴的大孫子潘宇豪特地從無錫趕來南京見面。22歲的潘宇豪在無錫學院讀大二,在團圓現場抱著小爺爺激動地說道:“小爺爺,歡迎你回家!”
幫助潘明貴、李進德團聚的南京高淳尋親志愿者團隊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潘明貴的父母已經去世30多年。他和家人多年來也一直在尋找弟弟,還在尋親網站登記信息,始終杳無音信。李進德很小時就知道自己的老家是在南京江寧,他幾十年來一直堅持尋找江寧的親人,每次來都會住很長時間,到處發尋親傳單,但都沒有消息。
南京高淳尋親志愿者團隊負責人王祝芳告訴紫牛新聞記者,2023年年初,李進德在河南林州的一位尋親人幫助下再次采血入庫,比對上了南京高淳的疑似家人項某某(70多歲)。她和志愿者楊建軍實地走訪,了解到項家沒有丟失過親人,但發現項某某的老家在江寧市井一帶。項某某記得,由于年代久遠沒有和老家人來往,只記得大概是市井某某橋的人,家族中可能有被抱走的孩子。
南京高淳尋親志愿者團隊和潘明貴、李進德一家人的合影
恰巧南京高淳尋親志愿者芮長英就在江寧工作,接任務后第一時間走訪打聽。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于找到了疑似家人潘明貴,也第一時間上門采血。經過DNA比對,最終匹配成功,圓了李進德多年思念親人的夢想,也圓了潘明貴一直尋找親弟弟愿望。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南京高淳尋親志愿者團隊成立于2019年,至今幫助了近百名尋親者,成功幫助20位失散的孩子與家人團聚,志愿者人數也從最初的三四人發展到近20人。王祝芳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每當團圓時,我們都感到特別欣慰。因為他們的父母大多已經90多歲,能幫他們在晚年見到失散多年的孩子,我們也覺得挺有意義。”
校對 李海慧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