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孩子的舌尖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可樂好喝,薯條很脆,蛋糕造型特別,油炸味道絕美……好吃的零食是否安全?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諸如此類,一直牽動著家長的心。
凡某在鎮江京口某學校附近經營早餐店,生意一直很好,小店天天爆滿。因為在學校周邊,很多著急上學的學生都成了他的老食客。特別是他家的特色招牌——油條,入口蓬松酥脆,每天至少銷售上百根。問起他家的油條為什么比別家的口味好,凡某總是諱莫如深,只稱手藝好、用料足。直到油條突然被抽檢,凡某這才緊張起來。原來,他的油條里加了“秘方”。
凡某的“秘方”其實是含鋁食品添加劑,一種用于加工油炸面制品的膨松劑。雖然凡某也曾收到過相關部門“關于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告知書”,但為了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油條口感,還是偷偷在油條里加了些料。經鑒定,凡某被抽樣的油條中鋁的殘留量為928mg/kg,超過國家食品安全標準10余倍,易對人體造成嚴重疾患,已經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鋁屬于重金屬,人體對鋁的吸收能力不強。若長期超量攝入,會在大腦、肺、肝臟、骨骼等組織中沉淀,產生慢性毒作用。特別是孩子,毀的可是一輩子!”承辦人向記者介紹,“凡某在學校周圍向包含未成年人在內的不特定消費者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油條,危及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對此我院除了向凡某提起公訴外,還提出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凡某支付相應賠償金、并在市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讓孩子們吃得開心、家長們買得安心。京口區檢察院通過安檢,發現學校周邊食品安全隱患重重,立即聯合當地職能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哪里學生多,哪里小商店多,哪里就是重點。
聯合檢查期間,京口區檢察院以校外的商店、超市、小賣部為主,重點檢查經營場所有無相關資質證照、有無售賣“三無”或過期食品、外包裝標簽是否齊全、有無無底線營銷食品等。結合辦案中反映出部分經營者向未成年人售賣煙酒的問題,檢察官還對校園周邊有無向未成年人售賣酒類產品情況進行了重點關注,并向經營者宣傳未成年人保護,幫助提升規范經營意識,共同呵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經排查發現,仍有部分小賣部銷售過期食品,執法人員要求商家當場下架、立即整改,檢察官督促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定期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和解決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深化在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的協作配合,以最大限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3月1日,京口區檢察院聯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簽《關于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建立公益訴訟檢察與市場監管協作機制的意見》,通過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內容、完善機制保障,建立線索移送、會商研判、信息共享、專業支持等工作機制,探索加強雙方在未成年人社會公共利益保護領域的協作,不斷提高行政執法和檢察公益監督能力,共同推動對未成年人權益全方位、多維度保護。
通訊員 陳舟遠 王旭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陶善工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