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看:29周大胎兒臍帶脫垂命懸一線,五旬助產士彎腰托了22分鐘

2023-01-29 16:35:30    來源:揚子晚報    

22分鐘,一直彎腰托住胎頭,雙手一動不動,直到手術醫生順利剖出胎兒,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53歲的助產士徐素琴手腳早已麻木,差點累倒在地。這驚險一幕發生在大年初四下午。

臺上的生死時速,臺下的奮力托舉


(資料圖)

1月25日,大年初四,懷孕29周的33歲的錢女士(化名)正在家中和親友聚會,不料突然出現腹痛,家人立即將她送往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

徐素琴一直彎腰托舉著胎頭

“產婦疤痕子宮、孕29周,規律宮縮,見羊膜囊在陰道口。快!送產房!”值班醫生檢查發現錢女士已破水,見血性羊水,胎心還正常,伴隨著破水,內查可觸及到胎兒頭、手、腳,陰道內還有臍帶和胎盤。此時,胎兒在腹中的體位猶如一個橫在宮口并且蜷縮著的蝦子,并且更糟糕的是發生了臍帶脫垂和胎盤早剝。這兩種情況,任何一個都要命,臍帶是連接母體與胎兒的生命線,一旦在宮內臍帶脫垂8分鐘以上,胎兒死亡的可能性極大。胎盤一旦早剝,則會導致胎兒失去血液供應,引起胎兒缺氧,直接威脅其生命。

作為從業33年的助產士,徐素琴深知此刻情況的緊急與高危,“快!鄭醫生,目前胎心還好,我來托著,你們抓緊準備手術!”徐素琴大喊。

情況危急,產房緊急啟動應急預案,開通綠色通道,通知手術室及新生兒科做好一切準備!

16:00,醫護人員推著病床直奔手術室,一路上,徐素琴一直穩穩地用手上推胎頭,防止臍帶受壓,以免發生胎兒窘迫。

16:15,手術開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手術臺下,徐素琴躬下身子,一動不動地托著胎兒的頭。手術臺上產科醫師戚挺、鄭皓文,麻醉醫師王平、趙超、手術室護士戴明護士長、黃珊默契配合,新生兒科值班醫生在臺下已備好搶救設施設備。

終于,16:37,隨著“哇”的一聲新生兒響亮的啼哭,在場所有人懸著的心才稍稍松了下。

此次搶救,用時37分鐘,從產房到手術室,這步步驚心的37分鐘,徐素琴始終保持托舉姿勢到胎兒出生,手術開始后,徐素琴一直彎腰堅持了22分鐘,避免了命懸一線的胎兒受到生命的威脅。直到孩子生出,她才敢松開已經失去知覺的手。此時,她整條胳膊已經僵直麻木,松了一口氣的她差點癱倒在地。

醫院接生的第一位兔寶寶,也是臍帶脫垂

春節期間,連云港第一人民醫院迎來了數十個兔寶寶。王寶寶(化姓)是今年該院接生的第一個寶寶,出生過程也是非常兇險。

王女士和自己的寶寶

大年初一凌晨,懷孕36周的王女士出現規律宮縮,正在待產。5:40,突然王女士胎心下降至90次/分(正常胎心110-160),在改變體位、吸氧后能很快恢復正常,值班的馬善朵醫生想再給產婦順產的機會,但4分鐘后,胎心突然降至57次/分,并且短時間內不再恢復。此種情況意味著胎兒有嚴重宮內缺氧可能,情況危急。“快!快!快!”馬善朵當機立斷,決定立刻進行手術。

馬善朵一邊迅速電話聯系手術室、麻醉科和新生兒科做好緊急剖宮產準備;一邊跑向手術室,洗手、換手術衣。術中,正要取出胎兒時,馬善朵發現驚人一幕,只見臍帶呈麻花狀緊緊纏繞著胎兒的頸部和腿部,胎兒被牢牢束縛,動彈不得。這種情況臍帶稍微收緊一點或者一陣宮縮來臨就可能導致新生兒缺血缺氧死亡。馬善朵迅速為孩子剪斷臍帶,為寶寶清理呼吸道,擦干全身,輕彈足底,在“哇!哇!”的一聲聲響亮啼哭里,在場所有人終于松了一口氣。

看著身旁小臉紅撲撲、睡得正香甜的寶貝,母親王女士(化姓)如釋重負地說:“當時幸虧馬醫生及時手術,才有我這幸福時刻!”

據介紹,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承擔著連云港全市急危重癥產婦的救治重任,每年越是春節越忙,醫護、助產士基本都在班里輪值,雖然累,但聽到寶寶們響亮的啼哭聲和產婦的笑臉,大家都覺得值了。

醫生提醒:千萬當心臍帶脫垂

臍帶過長、羊水過多、胎兒過小、活動空間較大都容易引起臍帶繞頸或繞腿的情況,臍帶多周纏繞,容易導致胎兒在宮內的供血受阻,出現慢性甚至急性缺氧的情況,長時間下去容易導致胎死宮內。

馬善朵提醒所有孕媽媽們:孕期要定期做好產前檢查,學會觀察胎動變化,如果自覺胎動異常,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通訊員 江榮 唐晗涵 李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凌飛

校對 徐珩

關鍵詞: 連云港市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