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藥業上市坐上過山車 高管集體辭職?

2020-07-23 15:36:51    來源:E藥經理人    

醫藥網7月23日訊 6月29日,甘李藥業敲鐘上市,發行價為63.32元。隨即,甘李藥業迎來了12個漲停和2個跌停,目前股價仍在200元以上,市值超過800億元,但就在這時,甘李部分高管集體請辭。

十二個交易日迅速沖上千億市值,迎來十二個漲停以及兩個跌停,甘李藥業上市后坐了一把過山車。但目前甘李市值仍然超過800億,位于A股醫藥板塊TOP20之列。

但就在股價突破部分人預期同時,7月20日晚間,包括創始人甘忠如在內的部分甘李高管集體請辭。公司公告顯示,甘忠如、王大梅、寧軍軍因個人原因,分別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職務,7月20日經董事會表決通過,任命原副總經理都凱為公司總經理,任命孫程擔任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升任Lawrence Allan Hill、王斌等4人擔任公司副總經理。

但辭職的高管均未離開公司。創始人甘忠如仍擔任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只是不再兼任總經理;王大梅仍擔任公司董事,寧軍軍仍在公司財務部從事財務管理工作。

01.90后管培生升任副總

在上市二十多天之際,進行如此大幅度的人事變動,確實耐人尋味。

業內有觀點認為,這是甘李藥業將管理團隊交予年輕一代的標志。公司董事長、實控人甘忠如出生于1948年,現年72歲,曾任美國默克研究員,后于1998年帶領團隊研發國內第一支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原副總經理王大梅與其同是甘李研發核心人員。

此次三人請辭之后,公司同時公告了6名高管的聘任決議。其中,原副總經理都凱升任總經理。都凱此前的管理職責多為海外業務,具有20年海外商務經驗。都凱履歷顯示,其于2008年加入甘李,最初職位為國際部總監,2012年開始先后擔任甘李俄羅斯、美國公司董事,2016年升任副總經理。

對于海外業務,甘李也是頗費精力。雖然目前公司收入仍然以國內市場為主,但其主要產品甘精胰島素與賴脯胰島素的海外臨床已進入3期,其中甘精胰島素產品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在美國獲得上市批準。

本次上市募集資金中,約2.89億元用于甘精胰島素美國注冊上市項目,4.15億元擬用于賴脯胰島素美國注冊上市項目。

而都凱則在2018年推動了甘李與諾華旗下山德士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山德士獲得甘精胰島素、賴脯胰島素及門冬胰島素在北美和歐洲的銷售權,特許經營權轉讓共計2300萬美元,此后隨著在海外的臨床進展,山德士還將支付額外里程碑,產品上市后甘李還將獲得利潤分成。隨著臨床進展推進,甘李在美國市場的銷售也將獲得山德士的支持。

因而,都凱以及甘李美國公司總經理Lawrence Allan Hill的升任,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甘李對于海外市場的重視。

此外,此次人事變動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兩位年輕的管培生升任公司副總。1991年出生的邢程原為甘李藥業董事和人力資源部高級總監,于2016年以管培生身份加入甘李,從人力線上成長起來,幾乎一年升一職;而另一位管培生苑字飛2017年畢業后加入甘李,先后擔任藥物分析部代理總監、分析平臺總監。

02.股價過山車

但業界對甘李藥業最為關注的一件事莫過于其股價。

6月29日,甘李敲鐘上市。發行價為63.32元,開盤價為91.18元,較發行價上漲44%,以此計算,甘李藥業市值為365.72億元。

隨即,甘李藥業迎來了12個漲停,股價一度高達286.18元,累計上漲近四倍。在第十二個交易日,甘李市值突破千億,是同打胰島素概念的通化東寶的近三倍。

但自7月16日以來,接連兩個跌停,7月21日下跌1.25%,以212.52元收盤,目前總市值852億元,在A股醫藥板塊仍屬前列。

業內分析,胰島素或將被納入國家集采以及其核心專利的失效是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但業界的爭論點仍在多少的市值對于甘李是合理的。

首先,從其產品及所在領域看起。目前,甘李藥業核心產品為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長秀霖),除此之外,甘李還有兩個產品: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速秀霖)、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混合注射液(25R)。

三款產品之中,甘精胰島素是重中之重。其平均價格約為另兩款的兩倍,2019年銷售2097萬只,而賴脯胰島素和25R的銷售量分別只有164萬和219萬支。一品獨大的特征較明顯。

而在國內市場,甘精胰島素的主要生產企業還有賽諾菲、珠海聯邦、通化東寶(獲批不足一年),雖然甘李藥業的市場份額僅次于賽諾菲,但其份額只有賽諾菲的三分之一,賽諾菲在市場格局中仍占有主導地位。

但單純就商業而言,糖尿病是一個好市場,尤其是在胰島素方面,國內在這一領域主要有三家外資和甘李、聯邦、東寶等少數企業,由于壁壘較高,競爭格局相對于部分化藥而言,顯得不那么激烈,而賽諾菲也已宣布放棄后續的糖尿病市場的研發。

目前,在全球胰島素市場,三代胰島素占有絕對的份額,IMS數據顯示,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三代胰島素占比約80%左右。而在國內市場,三代胰島素占比相對偏低。

更為重要的是,根據最新《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國糖尿病患者占總人口的10.9%,即超過一億人口,但其中被診斷的患者較少,由于價格等考量,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更不足10%,因而這一市場還有空間。

今年新版醫保目錄中將甘精胰島素納入,這將對甘李的市場拓展提供重要支撐。

但相對于諾和諾德、賽諾菲等形成的產品組合而言,甘李的產品略顯單薄。目前,甘李藥業研發的門冬胰島素和精蛋白重組人胰島素正在審評審批過程中,獲批之后將在一定程度上豐富產品組合,門冬胰島素是國內糖尿病用藥中TOP5的產品,但同時,這一產品仍然要面對諾和諾德的競爭以及產品更新換代的風險。

03.頭上飛來一把劍

但現在看來,能夠對于胰島素市場真正帶來沖擊的是國家集采。

7月中旬,國際醫保局釋放了正在考慮胰島素納入國家集采的信號。經過幾輪集采,目前醫保局視野內過評達三家的化藥品種所剩不多,而中成藥以及部分生物制劑在集采規則上的界定存在一定困難,因而胰島素以及其他生物類似藥則被認為極有可能納入未來的幾輪集采中。

200億的胰島素市場,競爭企業不多。但一旦進入集采,則有市場萎縮的可能。

根據相關省份的藥品招標信息,甘李的甘精胰島素的中標價約在144元左右,與通化東寶和聯邦制藥幾乎沒有差別,賽諾菲的價格則在160-185元之間。

甘李的招股書顯示,其毛利率高達90%,且相對近29億的營收,甘李花去了近8億的銷售費用,因而,甘李有降價空間。

而甘李對于集采也展現了積極的態度。在今年年初的武漢市對胰島素的集采中,甘李的支柱產品甘精胰島素中標,25R也參與中標。但受疫情影響,這一政策尚未落地,中標價格也未公開。

除了價格之外,國家集采中產能也是一大考量。甘李也對自身未來的市場充滿信心,本次募資的部分資金將用于擴大產能,其胰島素產業化項目已經開工,預計將胰島素制劑年產能由650萬支提高至4500萬支,原料藥年產能由250kg提高至1000kg。

但此次股價回調也一定程度上來源于對國家集采政策的反應,在目前200億的胰島素市場中,甘李是否能夠撐起千億市值,還需要看集采政策的進度及其未來研發管線的資產,至于目前的情況,業界普遍認為400-500億的市值是相對理性的。至于研發管線上的資產,甘李藥業目前未有過多信息披露。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