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7月22日),科創板開市正式滿一周年。除了回味國盾量子首日10倍的“神話”外,當下投資者將面對的是解禁“洪峰”的來臨。數據顯示,本周科創板將有近1800億市值解禁,中微公司一家就有400多億。而這會對近日走弱的A股形成新壓力嗎?
01
科創板總市值2.9萬億
截至7月19日,登陸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30家,總市值達2.92萬億元。其中新上市的中芯國際是科創板市值最高的公司,為5714億元。其次是金山辦公,最新市值是1607億元。
02
2家10倍股,1家破發
從股價表現來看,目前的130家科創板公司中,滬硅產業上市后漲幅最高,達1035.99%。其次是首日漲幅一度達1000%的國盾量子,最新漲幅為914.37%。
需要指出的是,久日新材是科創板公司中目前唯一下跌的公司,其在2019年11月5日首發上市,目前較發行價跌幅為3.39%。
03
首批25股今如何
如果單看去年7月22日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公司,安集科技是漲幅最高的公司,一年漲幅為816.96%,其次是中微公司,一年上漲了636.95%。
市值方面,漲幅第二的中微公司是首批公司中市值最高的,為1143億元,其次是瀾起科技,最新市值為1070億元。
04
科創50指數周三“面世”
此前的6月19日,上交所分布公告表示,為及時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于2020年7月22日收盤后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成分股包括華興源創、容百科技、中國通號、中微公司、瀾起科技、傳音控股、金山辦公、華熙生物等50家公司。
在上交所表示推出“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后,業內一直猜測哪些基金公司將飲“頭啖湯”。到了7月15日,市場終于有了消息。據財聯社報道,華夏上證科創板50、華泰柏瑞上證科創板50、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工銀瑞信上證科創板50等4只ETF及其聯接基金正式上報,目前狀態均為“接收材料”。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對記者表示:“跟蹤科創板50指數的ETF產品推出后,將成為繼上證50ETF、滬深300ETF、中證500ETF和創業板ETF之后,A股市場最重要的代表性指數ETF之一,也將大幅降低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投資的門檻。目前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需要滿足50萬資金和2年投資經驗的條件,科創板ETF的推出豐富了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投資工具。”
“此外,科創板ETF也將接軌科創板的制度安排,ETF漲跌幅也將相應調整為20%,大大增強了ETF的可交易性和流動性。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資本市場對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以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改革舉措。”柳軍指出。
05
上證指數“規則”周三修改
就在同一天(6月19日),上交所同時表示,要對“失真”的上證指數編制方案進行修訂。公告稱,上交所與中證指數公司決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案,修訂內容有三方面:
一是,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從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的證券,從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計入指數;
二是,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于上市滿三個月后計入指數,其他新上市證券于上市滿一年后計入指數;
三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托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后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06
本周解禁8成來自科創板
現在,科創板上市即將滿一周年了,從此,科創板公司將陸陸續續迎來解禁,而本周將迎來第一個高峰。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因為科創板公司集中解禁的因素,本周A股將有2267.77億元市值解禁,其中科創板有1798.04億元,占比79.3%。
本周過后,再迎單周千億解禁,將是截至9月6日當周,再然后,那就是集中在年底了。
07
4家科創板公司解禁過百億
具體看科創板公司,數據顯示,本周共有29家公司解禁,涉及限售股31.5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平均為26.83%。
從解禁市值來看,中微公司最高,為414.72億元。此外,瀾起科技、虹軟科技、睿創微納的解禁市值也超過百億,分別是323.03億元、175.65億元、108.81億元。
從解禁股數占總股本比例來看,西部超導最高,達60.82%;天宜上佳、虹軟科技、容百科技也超過50%,分別是57.46%、55.11%、52.07%。
需要指出的是,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將集中在周三(7月22日)解禁,合計解禁市值達1791億元。
08
對A股有何影響?
面對即將到來的解禁“洪峰”,對近幾天本就走弱的A股會形成新的壓力嗎?綜合市場各方觀點來看,基本持“影響會有,但不會很大”的態度。
開源證券中小企業服務部負責人彭海表示,科創板總體來說仍是一個新板塊,整體市場情況可能會受解禁的影響。但是從A股以往IPO限售股解禁的情況來看,對個股的沖擊壓力不是很大。所以市場整體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幅度不會特別大。
中金公司認為,雖然科創板首批公司解禁規模較大,占流通市值比例相對較高,但解禁期間的實際減持壓力可能相對有限,首批公司解禁對科創板可能更多為風險偏好的影響而非實際資金面影響。當前的科創板首批公司解禁與2010年創業板首批公司解禁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創業板首批公司大規模解禁期間并未給板塊帶來明顯沖擊,當月實際減持規模也較小。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朱斌認為,當前A股市場較為強勢,科創板解禁不會給市場帶來壓力。雖科創板將迎來解禁洪峰,但至少從目前來看,拋壓力度并不大。歷史的經驗來看,限售股解禁并不是洪水猛獸,解禁高峰月與A股市場下跌并沒有正相關關系,更多的是帶來一種心理壓力。
申萬宏源認為,科創板詢價轉讓和配售減持細則正式落地,以及科創板50指數正式推出等多管齊下,將有效緩解科創板首發前股份減持對二級市場造成的沖擊效應。
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馨元雖然認為對股市整體影響不大,但其提醒對個股的影響將很大。7月22當天科創板解禁高峰會形成供給壓力沖擊,流動性或將面臨較大壓力,短期股價或承壓,并或對科技板塊形成一定擾動,其中解禁規模占流通市值比重較大的個股面臨調整的壓力相對更大,尤其是解禁規模中創投機構占比較高的個股更需重視。
你認為本周,尤其是本周三,科創板公司的集體解禁,會對市場有何影響呢?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