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動畫電影史詩

2023-07-10 18:40:46    來源:春卷    

我特意稍晚了兩天去看《長安三萬里》,原因是看到的超前影評太過兩極化:喜歡的把它譽為“動畫史詩”,是前所未見的超級巨制;不喜歡的說它純粹“流水賬”,且人物形象失敗+近三個小時太過難熬。我承認自己是個容易受影響的“軟耳根”,所以一時竟有些猶豫:既怕再去影院經歷一段無聊時光,又怕被家里領導嗤笑我選電影眼光不行。最終,還是等看到微博上幾位與我日常觀影口味相近的博主紛紛力挺《長安三萬里》后,我才拉著家里領導坐進了影廳。

嗯,在影片結束后家里領導對我說“這個電影真的太好了”,而我也愿意給《長安三萬里》5星滿分推薦!!

事實上盡管名字叫《長安三萬里》,但影片中真正出現在“長安”的戲份并不算太多。在我看來,這里的“長安”其實更像是一種意象和代表:它是風流鼎盛、云蒸霞蔚的大唐盛世;是“人人都會寫詩”,一篇佳作就能讓人聲名鵲起上達天聽的社會文化氛圍;是坊市、是胡姬、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也是影片中如同昭陵六駿那般肥碩的戰馬。然而,長安同樣也是遙遠的和易碎的——此去長安三萬里,它可能需要你用半生的努力+足夠的運氣才能靠近。可是,等你剛剛覺得自己接近它時,它已經被輕易地玷污與打碎,只剩下狼煙與滿目瘡痍。


(相關資料圖)

毫無疑問,這確實是一部“動畫史詩”。我一開始覺得它似乎有《阿甘正傳》的那種味兒,用一個虛構的“小人物”的視角串起整個大時代的變遷。但稍一對比就覺得不對:雖然相對于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仙”、“詩圣”,高適的知名度一般,但他畢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且還是唐朝詩人里功名最為顯赫的幾人之一。以他為切入點來展開整個《長安三萬里》的故事,既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寫實感,又恰好用他的一生與李白形成鮮明對比:

高適在年輕時的窮困潦倒,李白則在青年時就已名聲鵲起;高適為人正直品性端方,既守承諾又耐得住寂寞,所以他能在梁園苦讀又愿意去給哥舒翰做十年記室,最終仕途得意;李白為人灑脫狂放不羈,才華橫溢卻總被生活所戲弄,所以他先是入贅許家后來又錯跟了永王...要不是有高適、郭子儀等人相助,謫仙人恐怕沒有寫出“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機會了。

我們在年輕時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而在經歷之后才能明白什么是“ 一個人的命運既要考慮個人的奮斗,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在整個唐王朝由盛轉衰,一路江河日下的大時代背景下,即使這曾經是一個“人人都會作詩”,文氣鼎盛的社會又能怎樣?再高的才華,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也只能如黃河之水和明鏡白發一般“不復回”與“暮成雪”。但是,如果從歷史的高度來看,那些才華橫溢的詩篇才是真正不受時代社會變遷所影響,永遠是那樣的璀璨生輝。李白說“惟有飲者留其名”,事實是他的名字將遠比當時那些所謂“圣賢”更長長久久地留在這個世界上。

哦,雖然我也曾在青春年少時大聲背誦過《將進酒》,但只有自己也年過不惑后才能真正理解,那個晚上的高適聽李白吟誦《將進酒》時的心情。只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還是回到電影本身吧。

說實在的,我很驚訝于追光動畫會制作這樣一部動畫電影:時長近三個小時,劇情方面沒有太多懸疑反轉的部分(以至于有人說是流水賬),主角也沒有通常意義上的俊男靚女或者容易吸引兒童好感的卡通動物角色。甚至整部電影里幾乎都找不到一點插科打諢可稱“笑點”的東西。總之,這部片子里完全沒有那些賣座動畫片的“套路”,讓人不禁對它的票房表現捏了一把汗;

然而,這部電影在制作上又明顯非常用心:人物動作、場景設定、對白配音都極為精致考究,幾場動作戲和戰爭場景一看就是花了大價錢制作。我自認是一個對電影制作比較挑剔的人,如果一部電影在制作上(特別是在音畫效果方面)偷工減料的話,一定會被我吐槽。但說實話,對于《長安三萬里》我真覺得沒有什么可挑剔的——唯二能讓我找到的BUG只剩下酒桌上的花生米(那年頭應該還沒有引入國內)以及滿大街的顏體字牌匾了(顏真卿的書法雖然在安史之亂前已經出名,但未必會經常替人寫門牌吧?),但這些全都瑕不掩瑜。

沒錯!在我心目中《長安三萬里》絕對是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的“標桿”!

我唯一疑惑的是:追光動畫究竟是出于怎樣的動機,才會如此用心地去制作這樣一部可能會在票房上“吃虧”的電影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可能需要通過二刷和三刷外加對幕后資料的各種搜索來獲得了。但在目前,我希望自己的這篇觀后感能夠為《長安三萬里》取得更好的票房成績貢獻一點微薄力量。

有網友問:《長安三萬里》是否適合孩子觀看?

我覺得這部動畫適合初中生以上觀看。但如果你家小朋友對唐詩和歷史都興趣,那年紀稍小一點應該也OK。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就不必勉強了,三個小時的時長可能會讓他們覺得無聊。不過今天影廳里確實有不少小朋友,他們竟然基本都能不吵不鬧地看完還是讓我挺意外的。至于在觀影時,父母們一個個激動地念叨“王昌齡”、“王維”、“杜甫”的名字;孩子們一個個跟著大聲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都是無傷大雅的小插曲,或者可以說是屬于《長安三萬里》獨有的觀影體驗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