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吃飯、無感支付、智能稱重……重慶多地加快推廣“數字食堂”|觀熱點

2023-04-21 14:33:26    來源:華龍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字食堂。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智慧場景,正在重慶落地。4月19日,記者了解到,在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的指導和推動下,我市部分區縣在加快推廣“數字食堂”建設,刷臉吃飯、無感支付、智能稱重、營養均衡已成為就餐的新亮點。

在仙桃數據谷、江北區觀音橋街道的“數字食堂”,記者看到,“數字食堂”通過部署智能餐飲系統,可以實現托盤智能稱重,居民可以按克來支付餐費,推動實現了按需按量取餐,大大減少餐余浪費,讓居民的每分錢更加物有所值。同時,“數字食堂”的全自動智能結算方式,實現了刷臉吃飯、無感支付,居民只需要在首次就餐時進行人臉和支付賬戶的綁定,接下來每一次刷臉就可以領取到一個識別身份的餐盤,搭配托盤智能稱重,即使在就餐高峰期也可以“刷臉即付”,無需排隊結算,節省用餐時間。

“數字食堂”的智能餐飲系統與移動手機端綁定,每道菜的營養數值在點菜時都會顯示蛋白質含量、碳水比重等數值,幫助居民實時管理卡路里。同時,系統智能采集用戶在食堂的日常飲食信息,實現用餐者每餐營養攝入成分分析,便于對用戶健康狀態以及風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評估與預測,對健康危險因素干預,提升用戶健康狀態、實現慢病控制,并提供科學膳食建議。居民李先生在就餐后,通過登錄公眾號,可以查看每餐的個人營養攝取明細和成分分析,并獲取營養成分報告和科學合理的用餐建議和運動建議,科學吃出好身體。

負責“數字食堂”建設運營的重慶瀚童飲食文化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后續,針對年輕人、老年人及慢病等群體,“數字食堂”計劃與重慶醫科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究建立營養醫學健康大數據知識庫,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對年輕人、老年人及慢病等群體科學營養膳食和健康飲食宣教和引導,為政府疾病防控和慢病管理提供依據。

市大數據發展局應用推廣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數字食堂”是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整合供應端、營運端和消費端的數據,實現食堂營運全場景的“數字化”升級,打造了就餐一體化智能服務。下一步,我們將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統籌打造一批普惠性數字化應用場景,以“小切口”做好“大民生”,讓居民實實在在體會到數字化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