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動態“1、3、5分鐘”快速反應、“治安勤務令”“公安網+盤查”“最小應急單元”“地上地下聯勤”……這是廣州警方打造的一批歷經實戰檢驗、具有廣州特色的亮點品牌。
記者11月21日從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獲悉,近年來,廣州警方緊緊圍繞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目標,以爭創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抓手,立足廣州作為國內超大一線城市的治安實際,創新構建風險感知、動態布防、要素管控、應急處置等精準警務“四張網”,推動廣州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現“現代化轉型”,有力提升信息支撐、網絡空間和實體社會治安“全維度”管控能力,實現全市案件警情、刑事立案數連續5年同比下降。
據第三方機構調查顯示,群眾安全感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平安廣州建設考評連續10年走在廣東省前列,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平安建設出新出彩。
(資料圖片)
?構建智能化防范網
——實現風險精準感知
廣州警方依托多維數據資源,構建感知敏銳、縱橫貫通、精準滴灌的智能化風險防范網,實現大數據精準感知。
廣州大力推進技防建設,通過智慧警務助力“平安廣州”建設,獲評全國首批唯一超大型“雪亮工程”視頻建設應用示范城市。
在構建全場景應用生態方面,廣州警方整合匯聚7大類94種常用資源圖層,全面優化“指揮一張圖”平臺建設,依托實現警情、勤務、基礎信息“一鍵調度”;在全省首推以“人”為中心的“4+1”專題數據庫,并逐步向“4+N”拓展;推出“智慧搜”通用應用,提供52類數據比對訂閱服務等;配發移動警務終端,建設“穗安居”“穗安穩”等移動警務APP,日均訪問量達109萬次,打通智慧警務“最后一公里”。
在構建重點領域智能應用上,廣州推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納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實事工程,構建社區數字防線,全市2687個封閉式居住小區完成全覆蓋建設。構建“前端感知+信息采集+后臺管理”智能防控網絡,依托大數據建立人流監測預警機制,做到對寄遞物流等重點領域風險的篩查和預警。
?織密動態化布防網
——實現勤務精準落地
廣州警方堅持“壓警情”和“防突發”雙線發力,以市域邊界和城區重點區域為核心,實施“水、陸、空”立體布防,深化社會治安巡防管控“四個一”體系建設運行,實現社會面精準布防。
廣州警方充分整合市、區、派出所三級勤務力量,高標準打造1.1萬多人的專職巡邏隊伍,規范設置重點加強、機動查緝、接處警、動中備、公安武警聯勤五類巡組,實現各類巡組區域銜接、時空互補。以人群密集場所、治安復雜區域等為核心,建設覆蓋全市、動態調整的298個“1、3、5分鐘快反勤務圈”,組建城市快速反應處突尖刀“羊城突擊隊”,實現“屯警街面,重點布防,快速處突”一體化運作。
在嚴密圈層防線上,警方科學規劃設置18個市際固定治安卡點及250個機動治安卡點,重要節點、重要交通干道的扼守能力顯著提升。深入實施大灣區市域邊界水上治安防控圈建設戰略,在重點水域科學布設水上執勤點和涉水走私打擊點,查獲涉走私船艇80艘、涉走私凍品240多噸,實現市域邊界“無斷點”。
廣州警方成立警務飛行巡邏專業隊伍,實行重點時期直升機空中巡邏勤務,豐富拓展巡邏防控空間維度。全市288座地鐵站點全面實行“進站安檢、民警盤查、警犬查危、智慧識別”四層過濾機制,優化地鐵“三級客流管控”模式,升級全市1.1萬多輛公交車信息化安防手段,社會面防控勤務“無死角”覆蓋。
?筑牢全要素管控網
——實現全域精準管控
廣州警方緊盯“人、事、地、物、組織”等治安要素,深入推進“五大要素”摸排管控、“粵居碼”推廣應用,提高“管控一張網”靶向聚力,實現治安要素精準管控。
在推行精準核查方面,警方牢固樹立“可防可控”理念,依托廣州公安警務實戰平臺,搭建涉“黃賭毒”、涉盜搶等數據模型57個,實現“一鍵入庫布控,一網碰撞預警,一體全程管控”。
如何規范重點單位行業精準管理?廣州警方加強智慧內保建設,實現單位信息精準查詢、安全風險智能評估、警務數據有效反哺;打造“平安快遞”“平安校園”“平安醫院”系列工程,壓緊壓實屬地管轄和行業主責,全市4421所學校及184家二級以上醫院“一鍵式”緊急報警等安防措施安裝率達100%;建設覆蓋重點行業領域的“治安防管控一體化平臺”;深入開展打擊整治槍爆物品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摸清危爆物品從業單位底數,提升全流程、全閉環智能化監管水平,有力壓實社會治安風險行業管控職責。
廣州警方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聯合市委政法委搭建在線矛盾多元化解平臺,創建南華西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市236個派出所實行“兩隊一室”勤務模式,高標準打造28個集調解、服務、備勤、裝備于一體的中心警務室,推動治安防控重心下移。此外,廣州深化“粵居碼”推廣應用,全市流動人口申領“粵居碼”超800萬人,持碼人數全省第一。
?搭建扁平化處置網
——實現資源精準配置
廣州警方優化警務資源配置,完善“情指勤輿”一體化模式,創新網上網下合成作戰、最小應急處置單元響應、群防力量共治“一套機制”,搭建扁平化應急處置網,實現警務資源精準配置。
在重塑警務運行流程方面,廣州警方統籌網上網下風險,做精做強合成研判、合成防控、合成處置,升級打造“4+N”網上網下合成作戰中心,集結精干力量常態集群參戰,形成“數據支撐、信息先導、指令銜接、網絡協同、精準處置”作戰閉環。在全國首創網絡安全110,與全市近2000家網絡安全重點保護單位建立應急機制,推動“網上+網下”同步聯防。
廣州在全國首創社會面治安防控最小應急處置單元,組建最小應急單元2.3萬個,應急處置力量25.12萬人,日均在崗打卡近5萬人,協助處置突發案件600多宗,確保重大風險隱患防范在前、化解在小、處置在早。
廣州還在全市近200個重點街鎮成立平安促進會,實名注冊超過67萬人,因地制宜打造“如意平安騎隊”“秀全大媽”等廣州街坊子品牌,推動平安建設在社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建立群防群治力量等級投放機制,今年發動各類群防群治力量861萬多人次參與治安防控工作,凝聚起平安建設的強大力量。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丹羊、葉作林 通訊員公新文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