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速讀:丘成桐院士勉勵青年學者:要背靠祖國,才有底氣達到世界一流

2022-07-31 05:33:58    來源:大洋網    

大洋網訊 為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三地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激發青年人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和熱情,7月30日上午,大灣區科學論壇秘書處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同主辦的“名師講堂”活動,在北京、廣州、香港三地同時舉行。活動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家和納米科技專家白春禮,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科學專家姚期智線上出席作主題報告,并與青年科學家展開交流,來自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700多位青年科學家和高校師生,通過線上線下參與活動。

白春禮院士: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是能源革命

“我國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是能源革命。”白春禮院士以《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科學》為主題做報告。他預計未來5至10年,煤炭仍占能源消費50%左右,石油基本維持在17%至18%,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仍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


(相關資料圖)

因此,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化石能源的清潔化運用和高效利用;二是提高清潔能源規模化應用的力度;三是實現碳中和目標后努力深化二氧化碳的捕捉和轉化應用。

面對在場能源領域青年科學家的提問,他表示,用能源科學驅動通向未來碳中和之路,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希望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企業緊密合作,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丘成桐院士:鼓勵青年學者在科技歷史上留下中國的痕跡

丘成桐院士在《五十年來香港基礎科學的發展》主題報告中回顧了香港的基礎科學發展歷程,也對未來中國基礎科學界的發展寄予期待。他強調,科技是現代社會供給人民福祉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基礎科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影響力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彰顯的。

丘成桐院士同時勉勵廣大青年學者,“要背靠祖國,才有底氣向歐美發展看齊,才能達到世界一流,止于至善!”他鼓勵當今的科學青年,在如今國際形勢多變、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打好科學基礎。在探尋大自然的真理、探索時空與物質的結構的同時,在科技、在工業、在數字經濟的學問上,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在科技歷史上留下中國的痕跡。此外,有了國家的重視和支持,大灣區以后要成為國家發展科學,基礎科研的重要基地。

姚期智院士:支持青年學者筑基礎、跨學科、交益友

姚期智院士針對《跨領域的科技創新》作主題分享,通過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等跨學科領域的創新發展,總結了跨學科領域科技創新的三個關鍵,首先是近代科學的積累,二是跨領域學科的互動,三是科學成果與產業的結合。面對嘗試在交叉領域探索創新的青年學子們,姚院士建議,大家一定要在筑牢本專業的深厚基礎上,與其它專業領域的同學加強碰撞,保持好奇心,與交叉領域的教授、學者積極交流。

本次名師講堂活動也是大灣區科學論壇響應《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發揮平臺優勢,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推動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舉辦的特色活動的之一。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