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6日晚間,有“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公布,為7.5%,好于市場預計的5%,同時公布的還有美國至7月1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130萬,高于市場預計的125萬。美國上周再錄得百萬級初請失業金人數,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失業人口超5000萬。
有機構對此評價,美國6月零售銷售增幅高于預期,但新增確診病例增加和高失業率正在威脅剛剛萌芽的經濟復蘇。
有分析師表示,美國6月“恐怖數據”的持續反彈主要是服裝消費帶動的,環比增長了105%,但也提醒投資者,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可能比實際情況要好:一是6月下旬疫情才出現明顯反彈,二是疫情反彈對零售銷售的負面影響可能來不及反映在本次公布的數據中。下個月發布的美國7月零售銷售月率的時候,可能會對6月的數據進行較大幅度的修正。
美股方面,美股三大指數低開振蕩收低,標普500指數初步收跌0.34%,道指跌超130點。美元指數走出5周低谷,歐元一周來首跌。黃金跌離近九年高位。國際原油終結兩日連漲,跌落4個月高位。倫銅反彈終結,兩日連跌。
據CNN報道,當地時間7月16日,在特朗普政府決定“接管”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后,美國疾控中心網站上的一些數據已被刪除?!都~約時報》此前報道,美國政府要求全美醫院從7月15日起,不再將疫情相關信息發送至疾控中心。不少專家擔心疫情數據透明度下降,并加劇美國“疫情政治化”問題。
疫情方面,全球累計確診逾1390萬例,死亡逾59.1萬; 美國累計病例逾367萬。美國單日新增超6.2萬,巴西超4.5萬,印度超3.5萬。
周四,國內市場大變臉,A股三大股指錄得5個多月最大單日跌幅。市場風險情緒的回落也令工業品市場“倍感壓力”,尤其是前期在宏觀情緒帶動下大漲的有色金屬市場也在周四全線收綠,期銅、期鋁從高位進一步下挫。
資金流向方面,周四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失血嚴重,文華商品指數流出資金量近35億元。有色板塊首當其沖,日內有23.88億元資金流出。
有色板塊高位回落,銅“牛”難言結束
在市場情緒的打壓下,周四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尤其是有色金屬板塊出現大幅回落。滬銅、滬鋁在周初創下高點后,近兩日進入調整。截至昨日日間收盤,滬鋁跌3.52%,滬銅跌3.24%。不過,昨日夜盤時段,滬銅、滬鋅、滬錫等有色品種小幅收紅。
“可以看到,今年3月底以來上證指數漲逾20%,象征著A股步入技術性牛市。而在期貨領域,同樣作為中國經濟‘晴雨表’的銅價也已經上漲接近50%,早已大步踏入牛市。”南華期貨(25.78 -9.99%,診股)咨詢服務部鄭景陽說。不過,銅價在周一創下近兩年的新高之后,和A股一起連續三天出現調整,周四滬銅更是大跌逾3%。究其原因,他認為主要是獲利盤的了結,近期銅價上漲過快導致多頭獲利盤的拋壓有集中釋放的需要,但是從周線來看,銅價仍然處于上升趨勢。
在他看來,當前影響銅價的核心因素依然是金融屬性。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大放水”導致市場流動性異常充裕,因此在美聯儲沒有明確收緊貨幣政策之前,很難說銅的“牛市”已經結束了。而且南美疫情持續發酵,導致銅礦的供給出現明顯損失。但是受益于中國需求的復蘇,尤其是基建和房地產的拉動,銅的需求依然表現較好,所以盡管國內庫存近期出現小幅增加,但LME的庫存依然在下降。因此他預計銅價調整空間有限,繼續維持偏強的判斷。
“周四市場遭遇空頭力量的宣泄,加之滬鋁7月合約交割完成之后,現貨緊缺及倉單低位壓力大幅釋放,導致鋁價大幅下跌。”建信期貨有色研究員余菲菲說。
當日滬鋁主力2008合約收盤報13975元/噸,跌幅達3.52%,減倉8419手至129363手,而10月合約有較明顯增倉。在價差方面,近月back持續收窄,2008與2009合約收盤價差報-180元/噸。庫存方面,7月16日,電解鋁緩慢去庫態勢延續,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周度小幅下降0.4萬噸至70.8萬噸。
余菲菲認為,有色期貨板塊整體資金流出,鋁市亦難獨善其身。“后市來看,國內鋁錠社會庫存繼續小幅下降,低位下現貨升水維持,需關注后期庫存變化以及需求市場情況,市場面臨的風險依舊在下游需求端能否維持亮眼表現。因需求增長的邊際效用減弱,鋁價在繼續上沖15000關口后明顯畏高,多空雙方均不戀戰,資金流出較多。”她表示,鋁價連續上漲之后面臨技術性修整,短期下破萬四關口之后,下方支持看向13500元/噸。
權益市場大概率維持向上態勢
得益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企業復工復產持續,市場供需兩端明顯改善,6月國內經濟數據繼續在修復軌道上前行,并助推二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周四,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456614億元,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
對于近期的經濟表現,海通證券(14.18 -2.88%,診股)宏觀團隊姜超、于博表示,二季度以來,經濟逐漸復蘇,但就業依然承壓。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僅為年度目標的63%,遠低于歷年同期,而6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也依然處在5.7%的高位。在今年全國兩會各項工作目標中就業目標居于首位。以往服務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但疫情對服務業和消費的影響明顯大于工業,且目前仍未消退。因此他們預計,在就業尚未出現明顯改善的背景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加快落地,貨幣政策也不會收緊,而經濟復蘇的勢頭也有望延續。
交通銀行(4.89 -0.41%,診股)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經濟持續復蘇,供給端明顯恢復,最主要是因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企業復工復產的力度加大,推動了經濟修復。從需求看也在逐漸改善,比如投資降幅的持續收窄,貿易數據也好于預期,消費雖然小幅度負增長但也在逐步改善,只是恢復的速度相對偏慢一點。
從政策上看,他認為下半年還會延續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應該在穩健的基礎上偏寬松調節,全面降準的可能性逐漸降低,但不排除有定向降準的操作。在這樣的宏觀政策基調下,加上疫情得到控制,預計下半年的經濟延續逐漸復蘇的狀態,經濟增長較上半年還會加快。
總體來看,天風證券(7.16 -2.72%,診股)研究認為,經濟復蘇依然處于結構性復蘇的狀態,考慮到固定資產投資、商品房銷售、消費累計同比的絕對數已經處于較低水平,央行在3個月周期里不可能在邊際上繼續收緊貨幣政策。就資產配置策略而言,往后看6個月,經濟緩慢修復的趨勢仍在,但總體改善力度依舊偏弱,央行將維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條件,權益市場大概率維持振蕩向上的態勢。
需要強調的是,決策層對“瘋牛”的容忍度較低,配置盤需要注意股市運行的節奏。就債券市場而言,十年期國債收益3.0%附近具有支撐,但邊際修復最快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工業品價格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考察供應端與需求端哪個恢復得更快,庫存具有更重要的參考價值。在股債配置上,偏向于權益配置的思路依舊是可取的,只是不宜追高,需要在大幅回調后方可增加配置,十年期國債在3.0%附近可以考慮持有一定的配置頭寸。(作者 董依菲)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