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轉向 A股風向要變?牛回頭還是牛掉頭?基民該如何應對?

2020-07-14 15:03:41    來源:天天基金網    

7月14日,A股三大指數寬幅震蕩,午后持續下挫,滬指暗中跌超2%,深成指、創業板指盤中跌超3%,截止發稿,滬指跌1.45%,報3392.28點,深成指跌2.01%,報13864.94點,創業板指跌2.13%,報2827.75點。兩市成交金額連續第9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北向資金凈流出超120億元。

 

就在前一交易日,剛剛掃貨的北上資金,今日則出現了猛烈的切換動作。7月14日上午,北上資金拋壓猛烈,短短半日,凈流出超113億元。不過,外資的快進快出,并不意味著這股主力資金即將下車。機構分析,交易型資金占主導,北上資金短期獲利了結意愿較強。

機構指出,后續增量資金是否繼續進場仍是決定行情持續性的核心因素,可繼續關注北上資金、基金發行情況以及兩融等杠桿資金的進場節奏。如果繼續看好A股市場的整體機會,不妨以定投的方式,耐心買入優質指數基金。牛市不缺股神,但牛市中加速的輪動,也更容易讓人陷入追漲殺跌的困局,持有指數基金、分享市場整體收益的策略,也能讓我們遠離追漲殺跌的欲望。

外圍突起波瀾 A股風向要變?

隔夜晚間美股尾盤突然跳水,納斯達克下跌逾2%,而且石油等多種大宗商品也隨之下跌,A股早盤雖然是平開狀態。但架不住外資百億級別的瘋狂出逃,開盤后一度急跌,經過這樣一個波折之后,不少投資者擔心A股的風向也有可能會隨著外資出逃而發生變化。

我們知道牛市不可輕易言頂,尤其是在目前市場情緒高度亢奮的時刻,利空很多時候反而被理解為利好,包括今天早盤市場下行后,盤中明顯有一股力量試圖進場抄底,所以,在這種資金情緒沒有發生扭轉,而且場外公募基金也的確在加速募集,以及金融改革仍然在不斷推進的情況下,行情是可以繼續中期看漲的。

只是在短期層面上,近期我們也能看到一些遏制上漲速度的信號,比如,上周監管層的連續發聲和出手,以及今天外資大舉撤離,都顯示出短期的上周速度確實已經過熱,加上這一波大金融、科技股的拉升幅度也不小了,部分撈得盆滿缽滿的機構資金也有獲利了結和調倉換股需求,這兩天低位、低估值的周期股表現強勢,顯然就是有資金在往低位股靠攏。

因此,綜合各項因素來考量,我們認為指數大的調整或許不會出現,但上漲速度和節奏可能會逐步放緩,后續震蕩上行大概率會成為A股的主要節奏,而隨著指數上漲速度的放緩,以及機構調倉換股需求加大,板塊的輪動速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快,這也就意味著后續追高操作的難度將會增加,而低吸操作則會更加符合當下的市場。

目前可以關注的低吸機會,其一是金融主線相關聯的金融IT、創投概念,畢竟這一輪催化A股上漲的源動力來自于金融改革的持續推進,這個邏輯短期內無法證偽,只是由于證券、銀行、保險的漲幅已經不小,資金高舉高打的難度在增加,結合目前市場偏低吸的風格,因此金融IT、創投等關聯概念出現補漲的概率相對較大。

其二是近兩個交易日資金大舉介入,或受消息面驅動的低位板塊,如國企改革驅動的軍工、中字頭類個股,以及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受需求回暖刺激板塊,也都可以考慮作為當下低吸布局的重點關注。

瑞銀中國股票團隊表示,后續盯緊A股市場五大指標。1、A股日成交額;2、融資余額;3、新開交易賬戶;4、新發基金規模,以此評估流動性增量;5、北向資金凈流入。

瑞銀表示,接下來將減配防御性板塊,增配周期板塊中高質量但股價表現落后的個股。增配保險、汽車、可再生能源、石油和消費,同時將防御性板塊調低至低配。依然看好受益于數字賦能和數字智慧的行業龍頭公司。

歐洲知名資產管理機構安本標準投資管理表示,看好醫療大健康、旅游等相關行業。市場調整時會選擇逢低加倉。(廣州萬隆)

還有哪些板塊可以配置?

A股表現強勁,多家機構給A股打CALL。

民生證券表示,A股流動性并未收緊,風格均衡配置才剛剛開始。與此前資金來源不同,居民資產配置轉移和機構化才是當前股市的長期增量資金來源。本輪股市增量資金的主要背景是,理財產品凈值化和房住不炒推動居民端資產配置向股市轉移,疊加以外資和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占比提升,因此嚴查配資并不會像15年一樣對股市的流動性形成巨大沖擊。

另外國家隊持股數占比從歷史上看本來就傾向于在市場上漲時減少,在市場下跌時增加,因此社保基金的減持一是正常操作行為,二也具有遏制當前股市快速上漲的信號意義。價值股補漲過程中兩市成交量擴大,創業板也未發生明顯回調,市場風格將趨于平衡而非走向另一極端。

增量資金推動的低估值板塊補漲將告一段落,但市場從抱團向風格均衡配置才剛剛開始。7月初以來在幾個強勢上漲的板塊里,存量基金并未現明顯加倉,基金持股5%以上的近500只公募重倉股一半以上在這一階段繼續收漲代表著存量基金依然以科技消費抱團為主,本次上漲的主因是外資和新發基金為代表的增量資金入場。

渤海證券認為:當前市場行情主要由以北向和機構資金為代表的資金面推動,對于偏好消費、醫藥和金融板塊的北上資金,分析其7月份以來的持倉變化,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后,7月北上資金大幅加倉前五的申萬二級子行業分別為保險、銀行、證券、專用設備和房地產開發,而大幅減倉的行業分別為飲料制造、互聯網傳媒、旅游綜合、家用輕工和黃金,后續可關注北上資金近期加倉板塊的資金流向,來為擇時做參考。

對于機構資金,近期基金發行屢現超募,顯示資金“借基入市”的火熱,7月前十日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已達到760億,有望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后續可跟蹤基金發行的持續性。而行情持續升溫下,社保、大基金開始公告減持以及監管層對配資平臺的打擊,對行情起到了一定的降溫作用,但后續增量資金是否繼續進場仍是決定行情持續性的核心因素,可關注北上資金、基金發行情況以及兩融等杠桿資金的進場節奏。

行業配置上,維持半年報觀點,推薦強勢延續的科技和新能源汽車板塊以及弱勢反轉傳媒、軍工板塊,投資者可關注其市場回調后的再配置機會。(21世紀經濟報道)

基金投資如何避免追漲殺跌?

在近期的行情中,讓你眼紅的可能是身邊人投資基金獲利的順遂,被你選擇性忽略的則是他在市場調整時處理逆境的耐心與冷靜。投資收益是對承擔風險的補償,精確的“牛市來了(來過)”這個結論,也只能存在于歷史的后視鏡中。

短期漲幅沒法預判,因此,選擇定投而不是一把梭哈,就是我們站在當前市場希望和您分享的第一個建議。定投本身就建立在不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分散每次買入的價格從而攤薄成本,即使遇到市場大幅波動,也能依靠低成本減輕虧損帶來的挫敗感,從而讓我們的資金可以始終留在股票資產中,分享上市公司帶來的成長收益。

確定了定投策略,那么投什么呢?如果您看好A股市場的整體機會,不妨以定投的方式,耐心買入優質指數基金。牛市不缺股神,但牛市中加速的輪動,也更容易讓人陷入追漲殺跌的困局,持有指數基金、分享市場整體收益的策略,也能讓我們遠離追漲殺跌的欲望。

技巧一:指數基金是牛市最佳伴侶

在牛市行情中,股票并不會始終都是同漲同跌,但是指數卻會不斷創出新高。特別是在牛市中后期,股票的分化明顯,一些身經百戰的投資者也會出現高買低賣的騷操作。在指數上下猶豫不決時,常常會出現“只賺指數不賺錢”的情形,并且從近4000只股票里選出適合行情的股票也會越來越難。牛市中,指數基金就是我們最佳的投資伴侶。指數基金是復制對應指數的基金產品,賺了指數就賺錢。指數基金的股票倉位高,能及時跟上市場漲幅。像場內的ETF基金,理論上可以達到100%的倉位上限。投資者既不用擔心指數上漲股票不漲的窘境,更不用擔心會出現跑輸指數的現象。如果你對行業板塊研究到位,還能獲取行業輪動的超額收益。

技巧二:買老不買新

“牛市買老,熊市買新”,很多投資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都明白這一點。老基金運行時間較長,基金經理的投資經驗豐富,而且在牛市之中,老基金已經持有很多重倉的股票,可以直接獲得上漲收益,但是新基金則必須在股市持續走高的環境下緩慢建倉,容易錯過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有時,還容易踩到牛市的尾巴,然后高位站崗,透心涼

最近新發的爆款基金雖然比較多,并不值得你每只都去追,因為指望它們幫你賺錢估計有點不趕趟。如果你實在看好某位基金經理,其實買他們的老基金比新發基金更有優勢。

技巧三:注意分散風險

牛市中,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是賺錢的,虧錢的基金也不少。而且市場上漲的風格和板塊都會有變化,所以在選擇基金的時候要注意分散風險。

在購買創業板、科創板等成長風格基金的同時,要搭配一些上證50、滬深300等價值風格的基金;在選擇券商、軍工、地產等高貝塔進攻型品種時,要搭配一些醫藥、食品等防守型消費類基金,雞蛋不要裝在一個籃子里。在牛市中后期,在選擇高風險的權益基金的同時,要搭配一些低風險的債券基金,盡量保住前期的勝利果實。

技巧四:不要快進快出

很多投資者在炒股的時候看到股票漲了就獲利了結,看到股票跌了就趕緊拋售,但是買基金可不能這樣。購買基金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包括申購費、贖回費等,加一起大致在1%-2%之間,如果短期內快進快出,獲得的收益還不夠抵扣手續費。如果你買了基金持有不滿7天就賣出,還有高達1.5%懲罰性贖回費等著你?;疬m合中長期持有,基金定投更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行為。

一般情況下,建議把定投周期設定在3-5年比較合適,因為A股基本上5-7年會有一輪大牛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熊市中不斷搜集便宜籌碼,然后等牛市來了,選擇高位賣出。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