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持續降雨導致的汛情給農產品運輸造成影響,這是否會推高物價?此次汛情對全年物價的穩定有何影響?對此,多位業內專家進行了分析。
專家圓桌
洪 勇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
付一夫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張一弛 南華期貨咨詢分析師
(排名不分先后)
1.目前,我國多地遭遇洪澇災害,汛情可能對農產品的生產運輸造成哪些影響?
洪勇:暴雨洪澇災害的發生會直接引發農產品產量下降和運輸成本上升。在水災對農產品生產的影響方面,農產品產量小幅下降。由于近年來我國加大了農業水利設施的建設力度,農產品生產受災面積相對于1998年特大洪水發生時期有了降低,但仍然造成蔬菜等生鮮農產品減產甚至絕收。南方是生豬的主產區,水災使生豬發病率上升、豬場被淹,影響了豬肉出欄率。
在水災對農產品運輸的影響方面,發布的降雨數據顯示,今年進入6月份以來,我國南部、東部地區累計降雨量遠高于歷史常值水平。水災的發生使得局部地區交通癱瘓,提高了農產品運輸成本。水災阻斷了南北之間的交通路線,對夏季“北菜南運”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災區豬肉對外運輸難度加大引起近期豬肉價格上漲。
張一弛:6月份進入主汛期以來,南方經歷了五輪強降雨過程。截至6月15日,今年的洪災已經造成廣東、廣西、湖南等24個省區不同程度受災,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達622千公頃。從短期來看,洪澇災害的發生對農產品造成當期產量減少、物流運輸受阻等影響,可能導致短期價格上漲和階段性物價上行。但是從中長期看,豬肉果蔬等農產品的價格還是會回歸本身的供需。從當前情況來看,本次汛情對油菜籽、果蔬、白糖等影響不大,但對生豬的產能恢復有中長期影響。
本次水災對水果的影響整體較為有限。水果的主產區大部分在北方,南方以銷區為主。雖然暴雨會對運輸造成一定的阻礙,短期利多水果區域價格,但中長期水果價格仍將以供需為主導。在果品運輸方面,目前運輸網絡發達,像公路、水運、空運、鐵路運輸等都在交叉使用,公路運輸相比于其他方式具有靈活性強、速度快、適應地區較廣等特點。所以南方作為主要銷區,并以公路運輸的水果受暴雨水災的影響會非常大,部分銷區沒有充足的貨源可能導致價格短期內上漲。
但從全國范圍來看,今年春節過后,受疫情影響,果品走貨和銷售一直不太理想。從清明、五一、端午這幾個節日的備貨情況來看,客商的備貨熱度也不高。預計水災對價格的支撐力度比較有限,總體供求格局依然會主導價格走勢。
涌益咨詢及南華研究的數據顯示,近期的暴雨與洪災天氣對生豬供需情況的影響較大,災害較為嚴重的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以及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分別對應生豬養殖大區的華中區、華南區與西南區。華中區、華南區與西南區統計口徑內養殖企業的能繁母豬存欄占比分別為48.87%、6.55%、8.78%,大豬存欄占比分別為55.28%、13.77%、3.78%。綜合來看,受影響區域占據了全國生豬供給的半數以上。而災害的發生對生豬在短期和中長期分別有不同程度影響,短期主要體現為物流受限和受災地區集中出欄。本輪暴雨沖刷使得病疫防控難度加大,南方養殖企業受此影響有集中出欄的情況,區域供給較為充足,給價格帶來一定壓力。但當前南方供給不足以滿足消費需求,大量生豬消費需要從北方調運,暴雨天氣對調運也有一定阻礙性影響。綜合帶來的影響就是南方階段供給增加,北豬南調減少,南北方生豬價差縮小。但由于南方供給缺口依然存在,其對全局影響不大。
2.此輪強降雨對全年物價指數影響幾何?
洪勇:水災對短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產生明顯推動作用,對全年物價走勢及經濟影響有限。水災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運輸,會使農產品價格出現短期上漲,特別是蔬菜價格漲幅較大。水災造成的CPI上漲具有突發性,短期內對蔬菜、豬肉等農產品價格造成較大上升壓力。但豬肉價格還是更多地受到“豬周期”的影響,蔬菜受到的影響則較為明顯。極端天氣只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天氣的好轉,農產品生產和運輸恢復正常后,產量會擴大,價格也會相應下降,CPI走勢會隨之降低。
付一夫:從6月份的CPI數據來看,其當月同比上漲2.5%,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其中蔬菜、豬肉等食品價格的上漲是主要推動力。這與洪災有必然關聯。從機制上看,洪災對物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可能對一些蔬菜生產基地造成沖擊,導致蔬菜供給減少,進而帶來菜價的反季節性上漲;其二,可能使糧食減產,促其價格上漲;其三,可能使生豬出欄受限,抬升豬肉價格。
至于后續的CPI走勢,其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降雨量與洪災形勢。如果7月份降雨量持續增加,那么洪災將繼續給蔬菜、生豬的供給帶來沖擊,并導致食品價格的上漲,進而帶動CPI中食品項以及CPI整體的短期回升。但受到高基數效應影響,其回升幅度相對有限。而隨著洪災影響的逐步消退,其對物價和經濟的負面作用也會減弱,預計四季度CPI將重新回落,并穩定在合理區間。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降雨量已經達到往年水平,但我國當前的防汛能力明顯提高,執行力也比以往更強,因此出現極端風險的可能性不大。(記者 靖 雯)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