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此外通知還規定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為200萬輛,且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不超過30萬元(換電模式除外)。
機構指出,補貼政策落地,外部環境確定性回暖,雖然短期產業鏈受疫情影響,但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除,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市場有望迎來恢復,預計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前低后高。中長期看,新能源汽車成長確定性高,看好板塊的投資機會。另外,板塊自年初以來經歷大幅調整,目前代表公司估值處于歷史中偏上水平,逐步具備估值性價比。
核心邏輯
新版補貼政策的落地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從長遠來看電動車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1、1)使用成本角度來看目前主流車型百公里耗電14度左右,用電成本仍比用油成本更低,2)我國石油對外依賴度高達74%,能源結構轉型也將倒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3)隨著5G時代的到來,電動車也是智能駕駛系統的最好載體,長期看好電動車方向不變。
穩字當頭,確保行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平穩發展。
2、新版補貼政策主要呈現以下特點:1)2020-2022年補貼下滑幅度相對較小,以2019年補貼金額為2.5萬元的車型來看,2020-2022年每年單車補貼金額下滑2500、4500、5400元,補貼退坡金額的絕對值與單車售價相比影響有限。2)加大公共交通及特定領域電動化推進力度,有效刺激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時也有利于壯大產業規模、減少污染排放和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等多重目標。3)設置年度補貼200萬輛的上限和單車售價不超過30萬元的上限,確保補貼最終流向剛需人群,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向市場化轉型。
國內需求有望率先復蘇,產業鏈降價壓力緩解。
3、補貼延續至2022年,退坡幅度放緩,有望對沖疫情影響、提振國內市場需求,預計二季度銷量環比好轉,三四季度銷量反彈,全年銷量有望重返增長,帶動產業鏈需求增長。政策重點支持公共交通及特殊領域電動化,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需求重要支撐。產業鏈降價壓力有望緩解,龍頭企業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平穩甚至有所回升。
限價政策倒逼特斯拉降價,其國產化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
4、根據最新補貼政策,要享受國家財政補貼,則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以特斯拉Model3為例,其補貼前售價為32.38萬元,補貼后為29.9萬元;隨著政策出臺我們預期Model3價格有望下降至30萬元的臨界點,減去最新國家補貼2.25萬元,補貼后售價為27.75萬元,較之前售價下降約2.15萬元。隨著特斯拉的降價其銷量將會繼續攀升,其將通過采購國內電池、提高零部件國產化率等方式繼續降低成本來應對隨著而來的補貼政策調整。
板塊估值明顯回落,邊際改善可期,建議逐步布局龍頭。
5、部分細分行業盈利能力隨競爭格局逐漸趨穩。板塊自年初以來經歷大幅調整,目前代表公司估值處于歷史中偏上水平,逐步具備估值性價比。短期看,受疫情影響,市場對產業鏈公司一季報同比大幅下滑已經有預期。二季度國內市場已經逐步恢復正常,且有刺激政策支持,需求恢復可期。中長期看,疫情終將得到控制,且全球主要國家推動電動化決心不變,車企加速電動化趨勢不變,建議逐步布局龍頭。
利好公司
比亞迪、寧德時代、新宙邦、億緯鋰能、恩捷股份、璞泰來、星源材質
國泰君安指出,長期看好電動車方向不變。推薦各環節龍頭企業等;受益標的:等。
寧德時代、當升科技、億緯鋰能
華泰證券指出,當前時點,板塊估值中樞明顯回落,性價比突出,建議逐步布局龍頭。推薦,建議關注。
比亞迪
中銀證券指出,補貼延續至2022年,退坡節奏放緩,國內疫情控制已見成效,國內需求有望率先復蘇。短期來看,推薦直接受益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國內電池龍頭企業、內需占比較大的負極材料企業,建議關注磷酸鐵鋰材料龍頭;長期來看,全球供應鏈邏輯不變,推薦等。
建議緊抓4條投資主線:
華西證券指出,類比手機發展史,爆款車型的出現將導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推動行業從導入期邁入成長期,核心關注特斯拉產業鏈,
寧德時代
1)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完備,龍頭企業已具備全球競爭力,以CATL的CTP為例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推薦;
拓普集團、銀輪股份、華域汽車
2)特斯拉國產化單車配套價值量較高的供應商:推薦,此類公司拓產品、拓客戶能力強,進入特斯拉產業鏈后ASP和技術水平有望不斷提升;
三花智控
3)細分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供應商:推薦;
新泉股份、均勝電子
4)成本優勢突出的供應商及潛在供應商:推薦,相關受益標的有。
本文內容精選自以下研報:
國泰君安《靴子落地,新能源汽車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華泰證券《新能源車行業專題報告:疫情不改長期趨勢,底部機會已現》
中銀證券《新能源汽車動態點評:補貼退坡節奏放緩,國內需求有望復蘇》
華西證券《新能源汽車系列點評四:補貼延長退坡放緩,助力產業健康成長》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