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證券和中信證券大幅拉升 是否存在合并可能?

2020-04-15 09:27:29    來源:證券時報網    

昨日午盤,券商板塊突現異動,中信建投證券和中信證券被大幅拉升,有市場傳言,這兩家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中信集團和中央匯金等,正就兩家公司合并的可能性進行研究。

對于該傳言,中信建投證券與中信證券均在盤后發布澄清公告稱,截至本公告日,均未得到來自于任何政府部門關于上述傳聞的書面或口頭信息,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在監管層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大背景下,市場各方對此消息非常關注,并出現激烈爭議。

認為該事項為“假消息”的一方認為,兩家券商股東背景差異太大,一個是央企,一個是地方國企,整合太過復雜,股東利益難以平衡;而認可該事項可行的另一方則表示,兩家公司淵源深厚,都是國資控股,存在合并的可行性。

市場顯然給出了正向反饋,中信建投證券和中信證券昨日盤中均出現明顯拉升。截至昨日收盤,中信建投證券A股大漲8.88%,港股漲幅8.7%;中信證券雖有回落,但A股仍漲4.22%,港股則漲2.75%。

謠言派:

股東背景差異太大

對于前述傳言,市場各方人士發起了激烈的討論。有很多業內人士直言,“一聽就是假消息。”

一種觀點認為,兩方股東背景差異太大。中信建投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為北京金控集團,實為北京國資委;中信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為中信有限,實體為央企中信集團,持股比例15.47%。

有頭部券商非銀首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兩家公司整合是非常復雜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兩家公司擁有同一個大股東的情況時,合并就比較容易推進,比如中金公司合并中投證券,但如果兩家公司大股東不一致的情況下要合并,股東利益非常難以平衡,合并難度較大。

目前,中信證券持有中信建投證券5.01%股權,為第四大股東;另外中信有限全資孫公司鏡湖投資持有公司4.6%股權。也就是說,中信系合計持有中信建投證券9.61%的股權,這樣的股權結構下要促成合并,難度顯而易見。

“之前中信證券控股中信建投證券或許有過(合并)想法,但在2010年年底控股權都轉讓后,現在再傳合并,個人覺得難度很大。如果要做成,除非是國家意志決策。”有接近該兩家券商的某資深券商人士表示。

還有觀點認為,去年中信證券還減持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現在雙方要合并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2010年11月,中信證券一次性轉讓中信建投證券45%的股權,隨后不久中信證券再次轉讓中信建投證券8%股權,中信證券持有中信建投證券股份從60%降至7%。在中信建投證券上市之后,中信證券所持中信建投證券股比稀釋至5.58%,所持股份在去年6月20日限售期滿。限售期滿5天后,中信證券就發布公告,要清倉減持所持中信建投證券股權。

不過至今年初減持期滿,中信證券僅減持中信建投證券總股本的0.5774%,持有中信建投證券比例為5.0069%,仍為中信建投證券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表示,目前暫無進一步出售中信建投證券股權的計劃。

也有市場人士猜測,這可能是二級市場的炒作行為。中信建投證券被公認為最牛券商股,也是去年漲幅最大的券商股,甚至被研究機構出具過“做空研報”。昨日合并消息傳出后,有市場人士稱,如果消息為真,也就能理解中信建投股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了。

實言派:

減少內斗抗衡國際大行

相較上述觀點,也有很多券業人士認為,在監管層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大背景下,券商合并是大勢所趨,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淵源深厚,存在合并的可能性。

原券商中國專欄作家、資深券商人士程峰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南北車都合并了,這兩家券商都是國企央企,股東差異都不是問題。”他認為,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淵源深厚,都是國資控股,存在合并的可行性。

“券商購并重組是大趨勢,無法回避。若合并為真,中信和建投屬同類項合并,像南車北車、寶武鋼鐵,可以做大份額,減少內部競爭,與國際投行抗衡。”關于兩家券商的互補項問題,程峰如此表示。

近兩年來,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體現在投行項目的價格戰。有券商人士曾表示,“當遇到好項目時,大家一看有中信和建投參與,其他券商就躲開了。”

“老虎與獅子都來了,幾只土狼還各自為戰,怎么跟國際大行斗?”程峰表示。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信證券直接持有中信建投證券5.01%股權,而中央匯金持有中信建投證券31.21%股權,若匯金將股權直接劃轉給中信證券,中信證券將實現對中信建投證券的控股。業務互補上,合并后兩家券商的投行業務領先地位進一步強化。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共同的優勢業務在于投行,在股權承銷、債券承銷、并購重組等業務上均排名行業前三,若成功合并,將進一步強化領先地位,而未來投行業務將成為券商機構業務的引擎。

截至2019年底,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的凈資產分別是1616億元和566億元,兩家合并后凈資產將達到2182億元,占行業比例超過10%,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大行的差距。

市場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合并能否實現1+1>2?就中信證券而言,與十多年前相比,公司似乎已經失去了核心優勢,當時中信證券在業內“一騎絕塵”,內部對標的競爭對手是高盛,并被稱為“麥子店高盛”。但現在,在公開場合以及私底下,這家國內龍頭券商對標的是國泰君安、華泰,公司或許確實需要注入一些新的東西以增強自身競爭力。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