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快訊】學生修訂已故老師中醫專著,對其子女侵權嗎

2023-04-24 19:37:26    來源:揚子晚報    

中醫學家生前留下專著,其學生在取得老師配偶和長子的同意后,對原著進行修訂并出版,這對其他子女構成侵權嗎?這是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4月24日從南京江北新區法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一起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最終,法院認定學生的做法不構成侵權。法官表示,若要求所有繼承人一致同意方可出版演繹作品,則會不恰當地阻礙中醫理論的傳承發揚。

學生修訂出版老師中醫專著,被認定不侵權


(資料圖)

著名中醫傷寒學專家陳某某生前著有《〈傷寒論〉求是》一書,該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陳某某去世后,其學生周某某在取得陳某某配偶和長子同意后,組織修訂人對原著進行了修訂并出版。新修訂的書籍在原作的基礎上,增加“醫案選錄”和“按”,出版封面頁載明原著陳某某。陳某某長子之外的四子女以繼承人身份將周某某和出版社訴至法院。

江北新區法院認為,修訂者結合自身理解,進行取舍、判斷,形成具有個人風格特征的注釋等智力成果,形成區別于原中醫典籍的獨創性表達,構成演繹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因繼承而形成的著作權共有關系,在現行法律未作出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可參照適用《著作權法實施條例(2013年版)》第九條關于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的規定,即:“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因此,在部分繼承人同意授權周某某修訂《〈傷寒論〉求是》的情況下,即使其他繼承人不同意該書再版,亦不能阻止部分繼承人同意再版的行為。如果需征得所有繼承人授權同意,才能對作品進行進一步的修訂、完善,將阻礙學科的發展和進步。

法院一審認為,周某某對于圖書修訂內容與原文做了明確區分,修訂再版的行為并不會妨礙陳某某繼承人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未損害其合法利益,故不構成侵權。南京中院二審維持了原判。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校注前人理論、繼承并發揚光大,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處。”法官表示,在原作者已去世的情況下,若要求所有繼承人一致同意方可出版演繹作品,則會不恰當地阻礙中醫理論的傳承發揚。本案判決彰顯了依法保護中醫理論研究發揚光大的司法導向。

非遺絨花作品被模仿,承認人維權獲支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江北新區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中,還有一件與非遺項目南京絨花有關。近年來,南京絨花重新綻放異彩,不但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還亮相于《延禧攻略》等熱門影視劇。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絨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樹憲設計、制作的絨花制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曾被電視劇《延禧攻略》等采用。他創作了絨花作品“福壽三多”,并取得了作品登記證書。南京某文化傳播公司通過西塘漢服節及網店等渠道銷售相關“粉福壽”“藍福壽”等絨花制品。趙樹憲認為該公司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于是將對方訴至法院。

趙樹憲的絨花作品

江北新區法院認為,趙樹憲創作的“福壽三多”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美術作品。被告公司銷售的絨花制品從各方面來看,與趙樹憲作品實質性相似。被告公司未經原告授權,擅自使用上述作品,侵害了原告趙樹憲的復制權等著作權,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法院一審綜合考慮涉案作品獨創性高及侵權行為的手段、持續時間、地域范圍等,酌定賠償數額為5萬元。一審判決后,被告提出上訴,南京中院二審維持了原判。

趙樹憲的絨花作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法官表示,趙樹憲在傳承非遺的實踐中創造新的作品,既有藝術價值也有市場價值,應當得到保護。本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保護的司法保護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實踐參考。

去年受理知產案件2450件,近七成調解撤訴

在新聞發布會上,南京江北新區人民法院通報了2022年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

據介紹,該院去年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2434件,審結2305件;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3件,審結10件;受理知識產權行政案件3件,審結1件。從立案標的看,50萬元以下新收數為2052件,50萬-100萬元新收數為49件;100萬-300萬新收數為7件。審結的民事案件中,調解撤訴率為68.98%,一審服判息訴率為96.4%。

江北新區法院提升知識產權審判質效,推進繁簡分流,加強速裁調解工作。該院強化全鏈條保護,健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發出《南京江北新區(自貿區南京片區)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合作倡議》。此外,該院還召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座談會暨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新成員單位簽約儀式,新增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和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四家成員單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陶善工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