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布“AED”攔截死神 ,揚州市邗江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案件暢通“生命通道”|世界短訊

2023-04-20 09:42:52    來源:揚子晚報    

在公共場所如遇到突發心源性疾病患者,有一個帶著紅色心形的小盒子可能成為“救命神器”。近日,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轄區康樂新村小區北門,看到不少居民對著AED“指指點點”,討論熱烈。半年前,這些AED還難覓蹤跡,如今卻在揚州各大商場、學校、旅游景區陸續“上崗”,這一變化還得從揚州市邗江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公益訴訟案件說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政協提案+“益心為公”平臺發現線索

2022年10月,邗江區檢察院依托代表建議、委員提案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工作機制,發現有政協委員在2021年1月即提出加大AED投放與培訓力度的建議,但相關建議一直未得到有效落實。同時,在“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上,也有志愿者反映轄區公共場所AED投放數量少、管理使用不規范的問題。

這不禁引起了檢察官的重視,AED是什么?AED與公益損害有沒有關系?帶著這些疑問,該院公益訴訟檢察官查找了大量文獻資料、并咨詢專家后了解到,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4萬,相當于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院外心臟驟停的存活率不足1%,如果在4分鐘內使用AED對心臟驟停者進行救治,搶救成功率很高。因此,在人流密集場所推廣配置AED極其重要,關系到公共場所應急救護和不特定群眾的生命健康權。

為詳細了解轄區AED配置管理情況,該院先后走訪區衛健委、紅十字會等部門以及超市、學校、車站等公共場所。經調查發現,當前轄區公共場所AED投放數量僅13臺,與轄區86.5萬人口數量不相匹配,已配置的AED主要集中投放在學校和大型商場,車站、養老機構、旅游景區等公共場所覆蓋面不足,無法滿足應急救護需求。群眾對AED知曉度普遍不高,已配備的AED存在無人會用、沒人敢用的情況。相關職能部門未能有效引導推動公共場所配置管理使用AED,可能導致病人不能在最短時間得到有效救治,損害社會公共利益。2022年10月25日,該院對該線索予以立案。

圓桌會議+會簽機制凝聚廣泛共識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分秒必爭,督促規范AED的配置使用,必須馬上行動。”對此,該院高度重視案件辦理。然而,隨著調查的推進,又一棘手問題擺在檢察官面前。現實中,AED來源清晰,而歸誰管理和維護往往很模糊。檢察官發現,AED的配置管理涉及衛健委、紅十字會、交通局、住建局、教育局、文體旅局等眾多部門,且部門之間存在職責交叉、權限不清等情形,影響了AED配置使用規范化。“目前配置的AED都是來自于上級撥款或社會捐贈,我們不負責管理,只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調查中,有關部門對其職責范圍進行“縮小”解釋。

為廣泛凝聚共識,進一步厘清職責,該院在揚州市檢察院指導下召開圓桌會議,邀請揚州市紅十字會、市急救中心,邗江區人大、政協、衛健委、紅十字會等十一家單位以及提案政協委員、“益心為公”志愿者,就AED配置的必要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座談,并圍繞本案公益損害情形認定、法律法規適用、行政監管職責范圍、行政機關如何履職,做好AED設備的配置、維護、保養工作進行充分交流,從而厘清責任主體,明確了牽頭部門,并以《會議紀要》形式予以固定。

“有必要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通過共享相關信息和共建協作機制,推動公共場所AED科學、合理、有效配置使用。”秉持這一目標,邗江區檢察院與揚州市紅十字會、市急救中心、邗江區衛健委、區紅十字會簽訂《共同加強AED配置和管理使用協作機制》,從加強AED規劃配置、規范日常管理、做好宣傳培訓方面進一步達成共識。

調研報告+案件轉化延伸治理效能

“一臺AED,可能是劃分生死的生命線,一定要將公共場所配置AED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好,落實好。”座談會上,AED提案的提出者,揚州市政協委員、邗江區政協常委黃杰的呼吁,讓檢察官印象深刻。AED的推廣離不開政府主導,為推動公共場所配置AED上升到社會治理層面,該院撰寫《關于邗江區AED急救設備配置、管理及使用情況的調研報告》呈報區委區政府,報告針對公共場所AED配置不足、經費投入有限、宣傳培訓不到位、機制建設不完善等提出建議,獲得了區委區政府重視肯定,區委區政府積極向上反映情況。

同時,經過公益訴訟案件化辦理,有關AED的政協提案也在市級層面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市衛健委、急救中心、紅十字會等部門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對加大AED投放力度的支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1月28日,揚州市委市政府出臺1號文件,將“生命通道”暢通項目列入揚州市2023年民生幸福工程全面健康實施計劃,在公共場所累計投放250臺AED,開展AED使用培訓200場。

“AED要配好,更要用好。”近日,檢察機關聯合相關部門在AED投放點開展宣傳,通過播放AED宣傳片、發放印有AED操作步驟的環保袋及宣傳手冊,進一步提高AED社會認可度和支持度,并邀請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宣傳,講解AED使用方法及應急救護技能,助力暢通黃金4分鐘,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

通訊員 曾艷明 王雅萌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李海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