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警方開展電信網絡詐騙返贓活動

2022-12-29 15:19:33    來源:揚子晚報    

圖為返贓活動現場。 陳沿佑 攝

中新網南寧12月29日電(陳沿佑 祁瑋 顏詩琳)12月29日,廣西南寧市公安局興寧分局開展“歲末年初打擊突出違法犯罪攻堅戰返贓活動”,現場為市民返還電信網絡詐騙贓款48.16萬元(人民幣,下同)。

在活動現場,警方展示了一批查獲的電信網絡詐騙工具,并現場分享了三個電信網絡詐騙案例。以案例普法,告誡市民警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資料圖片)

圖為警方在介紹電信網絡詐騙,并指導如何防范。 陳沿佑 攝

“網絡上所有高收益的理財投資,基本是詐騙。”廣西南寧市公安局興寧分局反詐中心負責人趙福文介紹,目前已知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有12大類,50多種小類。電信網絡詐騙花樣繁多,發案數約已占刑事案件的60%。為此,趙福文總結了“七字真言”:不聽、不信、不轉賬。

圖為警方查獲的電信網絡詐騙工具。 陳沿佑 攝

趙福文介紹,警方發現電信網絡詐騙中被騙金額比較大的是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占比約12.4%。該類詐騙的手法主要是犯罪分子在社交平臺找目標、許諾高收益高回報、先給甜頭再騙大錢,犯罪分子等受害人嘗到甜頭加大投入后就開始收割。目前已知的收割方式有:忽悠受害人頻繁交易收取高額手續費、提現失敗需充值才能提現、直接后臺更改數據、直接刪好友卷款消失等。

圖為警方查獲的電信網絡詐騙工具。 陳沿佑 攝

警方提示,市民要對超高收益的投資保持戒心,做到四個“不要”。不要被所謂的高利率迷惑雙眼,切勿相信只掙不賠的“買賣”,避免落入網絡投資理財詐騙陷阱;不要輕信互聯網平臺上陌生人發布的薦股、釋放內幕消息或推薦所謂的賺錢項目,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資群”,不輕信“營業執照”,不做“國際盤”;不要輕易下載陌生人推薦的無法驗證是否合法合規的理財平臺,更不要向平臺注資;不要向陌生的對公、個人賬號匯款轉賬,一旦遭遇詐騙,保存好匯款或轉賬時的憑證,并立即報警。

圖為警方查獲的電信網絡詐騙工具,俗稱“貓池”,詐騙分子通過該設備可同時向多個用戶撥號。 陳沿佑 攝

據了解,2022年以來,南寧興寧警方積極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聯合金融機構和通信部門共計偵破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4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13人,止付4398.92萬元、凍結6270.68萬元,返還被騙贓款166.03萬元。(完)

圖為警方向市民返還電信網絡詐騙贓款。 陳沿佑 攝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