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造”品牌,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九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九方面針對性措施,包括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推廣精益化施工、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強化科技支撐、加快專業人才培育、開展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評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意見》指出,新型建筑工業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以工程全壽命期系統化集成設計、精益化生產施工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業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印發實施以來,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快速推進,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質明顯提高。
其中,在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方面,《意見》提出,推動全產業鏈協同。推行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建筑師負責制,鼓勵設計單位提供全過程咨詢服務。
推廣精益化施工方面,《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推進建筑全裝修。裝配式建筑、星級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應推廣全裝修,積極發展成品住宅,倡導菜單式全裝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方面,《意見》提出,大力推廣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加快推進BIM技術在新型建筑工業化全壽命期的一體化集成應用;推進發展智能建造技術。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與高端制造業深度融合,搭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
創新組織管理模式方面,《意見》提出,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促進設計、生產、施工深度融合;探索工程保險制度。建立完善工程質量保險和擔保制度,通過保險的風險事故預防和費率調節機制幫助企業加強風險管控,保障建筑工程質量。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方面,《意見》提出,強化項目落地。政府投資工程要帶頭按照新型建筑工業化方式建設,鼓勵支持社會投資項目采用新型建筑工業化方式;加大金融扶持。支持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方式開展融資;加大環保政策支持。支持施工企業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和監測,在重污染天氣期間,裝配式等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在非土石方作業的施工環節可以不停工。(記者 孫紅麗)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