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的房產不辦理過戶可以嗎?能夠繼承的遺產有哪些?

2023-05-08 11:21:48    來源:法制網    

一、繼承的房產不辦理過戶可以嗎

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都要經過登記才發生效力。但是繼承法有特別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也就是說房產的所有權從繼承開始的時候就可以取得了,不用再經過較為繁瑣的登記確認產權。

但是繼承下來的房產除了不經過登記就能夠取得所有權之外,還是受有一些限制的。我國物權法又規定了,按照繼承法取得的物權,當需要對于該物權進行處分時候,還是需要進行登記的,如果不經過登記,那么所做的物權處分行為就是無效的。所以,如果說對繼承下來的房子沒有另外打算的話,可以不用辦理過戶登記,但是還想做其他打算的話,那么最好還是去辦理房產登記,將房屋登記到自己的名下,這樣就可以方便未來對于其進行具體的再處分。

具體的法律依據是:

我國《物權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一條規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二、能夠繼承的遺產有哪些?

在實踐中,公民死后,并不是其所有的財產都可以繼承的,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三條的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具體包括如下幾項: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注意:

1、公民的收入。一般是指公民的工資、獎金、存款及利息、從事合法經營的收入,及接受贈與或繼承所得的財產等。

2、公民的其他合同財產。一般包括公民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有價證券;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抵押權、留置權、典權;發明權、發明權中的財產權;商標權中的財產權等等。

3、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要是死亡后或因死亡而產生的財產,如死亡撫恤金和死亡賠償金等均不屬于可繼承的遺產范圍。

提醒的是撫恤金是國家在死者死亡后,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國家發放這種費用,是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特別是用來優撫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