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糧食安全,佳格天地大數據服務春耕春管

2023-03-28 18:09:21    來源:實況網    

時值春季生產關鍵時期,全國各地有序推進春播春管工作。

近日,央視將鏡頭對準重點地區春季生產情況,聯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衛星遙感數據解讀江蘇、河南、安徽等地作物生長態勢。相關內容在CCTV-2《第一時間》、CCTV-13《朝聞天下》與《新聞直播間》,以及CCTV-17《中國三農報道》等欄目滾動播出,引發廣泛關注。

一、每8天一次小麥長勢監測,“蘇農云”護航江蘇糧食生產

江蘇小麥播種常年在3500萬畝左右。依托省級農業農村大數據云平臺—“蘇農云”的建設,大面積麥田的苗情監測得以高效進行。

CCTV-13《朝聞天下》欄目中,佳格天地作為平臺的建設支撐單位,具體介紹了“蘇農云”如何服務春季生產工作。

作為江蘇省農業農村發展“智慧大腦”、涉農數據資源“共享中樞”、行業管理決策“指揮中心”,“蘇農云”匯聚了江蘇省農業農村各領域業務數據、時空遙感影像及物聯網等多源數據,建成智慧種植、智慧畜牧、智慧漁業等十大板塊,全面服務江蘇省涉農工作。本次《朝聞天下》所報道的冬小麥苗情監測正是智慧種植板塊內的重要部分。

基于衛星遙感監測到的長勢數據和苗情反演算法,“蘇農云”智慧種植板塊能夠呈現全省冬小麥苗情狀況,并按照旺長苗、一類苗、二類苗和三類苗的分級進行可視化呈現。長勢數據每8天即可更新一次,動態反映冬小麥生長態勢。

除了來自萬米高空之外的衛星遙感數據,“蘇農云”還接入了小型氣象站等田間物聯網數據。通過平臺既可統覽全省苗情,也可以具體查看某一地塊的田間實時視頻與局部溫濕度情況。由此形成從天到地、從宏觀到微觀的監測體系,便于農業主管部門及時掌握全省苗情發展,科學精準施策。

在欄目所展現的冬小麥監測外,“蘇農云”智慧種植板塊還提供設施農業管理、種質資源信息、病蟲情預警管控、耕地質量數字化等業務功能

在此基礎上,智慧農機、智慧農田等板塊與智慧種植相協同,從農機作業監管、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等多維度共同保障江蘇種植業生產,提供數字化支撐。

二、黃淮海小麥生長持續向好,河南、安徽農作物長勢喜人

CCTV-17《中國三農報道》欄目著重聚焦黃淮海麥區冬小麥長勢情況,聯合佳格天地呈現了2月以來黃淮海麥區的冬小麥長勢變化。

如圖為衛星遙感捕獲的黃淮海麥區作物長勢數據。圖中越趨近藍色和綠色的部分作物長勢越好,而橙色與紅色的部分作物長勢則相對較弱。

通過2月與3月兩期影像對比,河南、安徽兩地的影像在2月份時已經有大片的藍色和綠色,3月份時覆蓋面積進一步擴大,河南南部與安徽北部尤其明顯。

這說明兩個省份的冬小麥長勢相對更加旺盛,并持續向好發展。根據作物生長進程來看,冬小麥應該正處于拔節到孕穗的階段。

相比于河南、安徽兩地,河北與山東地區的影像仍然以橙色和紅色為主。這是由于河北與山東緯度相對更高,冬小麥生育進程較為遲緩、葉綠素積累較慢,可能還處于越冬后返青拔節的階段。

作為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企業,佳格天地通過以衛星遙感為核心的多源數據,結合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夠為農業生產管理、農業金融風控及鄉村治理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保障糧食安全、服務鄉村振興。

當前,佳格天地已服務全國超4億畝耕地。基于海量農業數據與豐富應用經驗的沉淀,佳格天地一方面聯合權威媒體關注重點產區作物生長情況,另一方面推出了“春播數管大數據決策指揮平臺”,面向大眾提供數據服務,助力春季生產工作。未來還將持續關注作物生長全過程,為生產各環節提供數字化助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