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慢行系統可以拉近人與人、人與城市的距離,體現著城市的溫度,尤其是在廣州老城區,漫步和騎行深受不少市民游客青睞?!白罱咴谌A貴路和文昌北路,感覺人行道變寬了,特別好走。”廣州街坊廖女士向記者分享她在老城區的新發現——廣州老西關幾條窄舊的道路經微改造,成了慢行“友好路”。
記者走訪華貴路、文昌北路發現,兩條路的微改造工程基本收尾,行人反映,人行道拓寬后,行走起來特別平順。拄著拐杖的街坊吳伯說:“我早上和傍晚都會到華貴路上走一走,修完路,美觀了很多,走起來方便?!眳遣f,老城區老人家多,修好人行道,這一人群的安全感大大提升。正值放學時分,街坊蘇姨牽著放學的孫女經過?!跋惹拔覀儾⑴抛?,路窄到我都要小心提防孫女撞上行道樹,現在就不會了?!碧K姨說,華貴路周邊有三間小學,是很多小朋友上下學的必經之路,這樣的微改造很有必要。
經了解,華貴路、文昌北路的變化源自荔灣區西關記憶項目(荔灣湖永慶坊片區周邊道路微改造工程)的開展。項目旨在整理城市公共空間體系,凸顯傳統風貌,改善民生,主要對蓬萊路、恩寧路、龍津西路、龍津中路、華貴路、寶華路、文昌北路、文昌南路、荔灣路、中山八路、中山七路共11條道路進行微改造,包括對現狀車行道路基、路面病害進行處理,對路面進行品質化改造升級,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寬度、縮減機動車道等措施優化原有道路的慢行系統。
“華貴路原人行道寬度最窄處僅為2.1米,無法滿足人流量大時的寬度需求及自行車停放需求,通過壓縮車道0.8米寬用于改造人行道,全線拓寬兩側人行道各0.4米,改造后人行道寬度為2.5米?!崩鬄硡^住房和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而文昌北路、文昌南路原人行道寬度2-2.4米,通過壓減為單向一車道,全線拓寬兩側人行道各0.4米,增設兩側非機動車道各2米,改造后人行道寬度為2.4-2.8米。
一些騎行者發現,與常見的白線不同,車輪下的非機動車道畫上了黃色實線,明確了非機動車路權?!叭A貴路、文昌北路改造后,車行道均為單向行駛,非機動車道為雙向行駛,故按規定在機動車道與對向非機動車道的分界處畫設黃色實線?!痹摴ぷ魅藛T表示。
華貴路上一家水果店老板羅先生告訴記者:“華貴路是單行線,先前兩邊會有一些沿街商鋪的貨車臨停,現在車道窄了,反而臨停車輛少了?!庇浾哂^察到,晚高峰時分,華貴路及文昌北路出現相對緩行,并未堵塞。華貴路、文昌北路的人行道在拓寬后劃定了非機動車停放區。不過,非機動車車道上醒目又“貼心”的黃線本是為騎行者安全著想,卻仍攔不住一些騎行者“縱橫”馬路的行為。道路微改造為慢行創造了條件,“既然做好了慢行系統,大家更要自覺各行其道,同時加強監管?!绷_先生表示。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多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