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獲得冠軍的中國選手谷愛凌在比賽后慶祝。視覺中國供圖
2月8日,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18歲的中國選手谷愛凌第三跳上演大逆轉,成功奪冠。谷愛凌拿到的這枚金牌是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雪上項目首金,也是中國女子雪上項目在冬奧會上獲得的首枚金牌。
谷愛凌獲得冠軍,現場觀眾沸騰了!面對為自己加油鼓勁兒的觀眾,谷愛凌雙手放頭頂“比心”,把勝利的喜悅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每一跳都是挑戰自己,每一跳都去享受比賽,每一跳都為觀眾帶去精彩,今天谷愛凌做到了,這就是極限運動的范兒。
“比心”,并非95后,00后的“專利”。2月5日,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比賽在國家速滑館進行。德國老將佩希施泰因再次站上冬奧會賽場,再過幾天她將迎來自己50歲的生日。“我今天確實很慢,但我笑了,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參加了8次冬奧會的女性,比賽結果并不重要。”結束比賽,這位冬奧歷史最年長女選手伸出雙手“比心”,把愛送給戰友、對手和腳下自己眷戀的冰面。
第八次參加冬奧會的德國老將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在比賽后“比心”。視覺中國供圖
“比心”,不是參賽運動員表達情緒的專屬。賽場外,觀眾“比心”,為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加油;志愿者“比心”,送上的是最誠懇的問候;工作人員“比心”,讓人覺得心里踏實……
北京冬奧會禮儀人員在頒發紀念品儀式上“比心”。視覺中國供圖
“比心”,無論是含蓄的小動作,還是張揚的大陣仗,肢體語言表達的,總是無法言說的情緒,一種感動、一種感激、一種感恩;“比心”,傳遞的是真情流露,收獲的是滿滿幸福;“比心”,把人們彼此的心拉得又近了些,我們距離奧林匹克精神便更進了一步。
文/河北日報記者 郭 昭
俄羅斯奧委會花樣滑冰選手卡米拉·瓦利耶娃(前中)和同伴一起“比心”。視覺中國供圖
觀看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雪上技巧賽的現場觀眾“比心”為選手們加油。視覺中國供圖
中國花樣滑冰選手金博洋在賽后“比心”向觀眾致意。視覺中國供圖
美國花樣滑冰選手麥迪遜·喬克(左)和埃文·貝茨向觀眾致意。視覺中國供圖
中國選手阿合娜爾·阿達克在賽后“比心”。新華社發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