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區糧道街民主路社區的第五網格群里,有這樣四位網友,她們因為疫情結識,素未謀面,卻發揮各自優勢奉獻著愛心,凝聚起群眾力量,也傳遞著社區大家庭溫暖和愛的主調。
在銀行工作的方敏,利用自己的統計工作經驗,為居民物資團購進行數據化管理,并從專業的角度提示防疫風險,為大家保駕護航。網格中大多數的老人不會使用電子支付,許多人沒有線上綁定過銀行卡。為了大家的健康與財產安全,她一步一步教授大家,視頻語音齊上陣,一天下來光語音和文字信息就高達一兩百條。
退休黨員何艷,主動幫助網格員分發物資,有時候,物資不夠就先從自己冰箱里拿。“我家沒青菜了,青菜什么時候來啊?”“把您家地址發我,先把我家的送點您,先應急。”就這樣何艷讓丈夫將自家的肉、蛋、青菜送至鄰里家中。
易曉語是一位高校教授,雖目前身在北京,但社區里的大事小事可是一天也沒落下,為方便統計居民采購生活物資,她自制了接龍程序使用教程,不厭其煩地教大家如何使用。
張勇莉是一名公司職員,自疫情初期,她便開始幫助社區籌集物資,向社區居民捐贈口罩等防護用品,看到封閉管理期間大家的蔬菜種類較為單一,她又自掏腰包先后三次捐贈了胡蘿卜、青椒、玉米、佛手瓜、紅薯等瓜果蔬菜,并與另外三位“網友”姐妹分攤了長途運費,免費分發給有需要的居民。
“社區工作者太辛苦,我們鄰里之間也要守望互助,共克難關。”張勇莉說:“現在我和其他三位姐妹還沒見過面呢,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希望我們也來組織一場網友見面會,看看她們的樣子。”大家說,平時做志愿者服務時,都是穿著防護服或者戴著口罩帽子,希望疫情盡快結束,大家可以“一睹真容”。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