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事通!人大代表展風采丨譚俊岳:傾心服務“三農” 助力鄉村振興

2022-08-18 09:38:42    來源:湘潭在線    

傾心服務“三農” 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

——記市人大代表譚俊岳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付鼎臣

“你們上次反映廠區手機信號不好的問題正在協調解決中,有進展我會第一時間告知。”“好久沒落雨了,但農業生產耽誤不得,我們一起想辦法。”……太陽炙烤著大地。市人大代表,湘潭縣錦石鄉碧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譚俊岳卻閑不住,頂著烈日奔走于駐村企業、田間地頭,時刻牽掛著村里的大事小情。

譚俊岳當了16年市人大代表,24年村黨總支書記(合村前為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他一直根植在這片土地上,與鄉里鄉親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代表,我一直把有關農民切身利益、農業農村發展的問題作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鄉村振興貢獻一分力量。”

碧泉村是聞名遐邇的“名村”,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但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寶貴資源并未為村民帶來太多的實惠。直到本世紀初,該村人均年收入仍不足3000元。

俗話說,“路通財通”。“過去,我們這里路很難走,農副產品運不出去,也沒有企業愿意進來,村里經濟發展不起來。我當時第一想法就是修路,便帶領村干部一一上門入戶做群眾思想工作,連續5年時間新修村級公路6公里,拓寬、整修、硬化公路10公里,村里交通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譚俊岳說。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路修好后,不但給村民帶來了生活的便利,也為招商引資創造了條件。從2004年開始,譚俊岳先后利用碧泉潭的水資源,引進人才、資金,興辦了湖南億年酉魚農牧漁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碧泉潭生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湘潭縣碧泉食品加工廠等6家企業。今年,碧泉村有望實現村域企業年總產值過億元,解決村民就近就業700多人,實現年務工收入1200多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70萬元。

鄉村振興,關鍵靠人。“鄉村要振興,要靠上級部門的支持、鄉賢能人的帶動,同時也應當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

“謝謝譚代表的指導幫助,我們完成了蘆毛塘的清淤硬化,周邊水田有了灌溉水源,不然我們真不知該怎么解決當下的旱情。”射埠鎮金龍霞村蘆毛組組長周新華說。

蘆毛塘是金龍霞村的一口骨干山塘,面積20余畝,是蘆毛、荷葉、窯洼、華吉等村民小組200余畝農田的灌溉水源。由于年久失修,山塘淤積嚴重、蓄水能力差,塘基隨時都有垮塌的風險。去年,當地村民找到譚俊岳,希望他作為人大代表能幫助大家對山塘進行清淤硬化。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譚俊岳十分清楚水利設施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他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動問題解決。

“說實在的,過去我也為‘一村一塘一路’提出過代表建議,爭取資金,這固然是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但當了幾屆人大代表、做了多年農村工作后,我感受到,很多工作都離不開政府助力、政策支持,但自己的事關鍵還得靠自己辦,不能把所有問題都推給政府,更不能助長‘等靠要’思想。”譚俊岳說。

因此,在向上級爭取支持的同時,他和村、組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讓村民逐漸意識到,水塘清淤硬化不光是政府部門的事,更是自己的事,因為最終的受益者是村民自己。一時間,鄉賢帶頭出資,村民投工投勞,再加上縣、鄉兩級政府支持,蘆毛塘清淤硬化工程于去年底啟動施工,今年3月順利完工。如今,清澈的水流入稻田,為抗旱立下大功。

只要是村民的事,譚俊岳就當作自己的事。多年來,他一直這樣堅守著。

【履職心得】

“我們農民代表,很難做成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只要是為農民兄弟解決實際問題,為鄉村振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幸福!”

——譚俊岳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