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市場的流動性相對比較充裕 A股的風險相對來講比較低

2020-03-24 16:57:13    來源:證券日報網    

A股今日大幅低開后,全天維持低位震蕩,上證綜指收盤下跌3.11%,收報2660.17點;深證成指下跌4.52%,收報9691.53點;創業板指下跌4.60%,收報1827.05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為6874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下跌,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出71.56億元。

據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指數早盤集體低開后震蕩,尾盤再度加速下挫,創業板指、深成指跌逾4%。題材概念全線萎靡,光刻膠、半導體板塊單邊下行領跌,僅農業種植、醫藥等部分活躍。個股延續普跌,兩市跌停130余家,市場賺錢效應差。

至此,“金融1號院”統計,今年以來,上證綜指已經累計下跌了12.78%。2020年的頭三個多月里,上證綜指的最高點位為3127.17點,出現在1月14日;最低點位為2646.8點,出現在3月19日。

消息面上——3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與境外市場相比,我國的金融市場總體比較平穩,A股市場展現出了比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A股市場的波動幅度相對比較小,投資者的行為更加理性。

李超表示,從A股市場內在結構看,現在A股市場的估值還是比較低的,上證綜指的市盈率不超過12倍,上證50的市盈率更低,還不到9倍。所以,無論跟境外市場橫向比,還是跟我們股市歷史的縱向比都是比較低的,投資價值顯現。同時,我們市場的流動性相對比較充裕,A股的風險相對來講比較低。從A股市場面臨的宏觀大環境來看,目前中國的疫情防控與境外處于不同階段,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已經逐步得到了消化,當前企業的復工復產也正在加快推進。

面對A股震蕩加劇后的眾生態,有人恐慌、急切,有人逢低布局,有條不紊。那到底機構是如何看待A股何時會出現轉機呢?“金融1號院”為您梳理了近期券商及券商首席們對于A股后市的一些精彩觀點。

希望你仍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中信證券:市場見底的四大信號

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這四大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周會逐漸明確,A股正處于全年最佳的配置窗口。海外疫情方面,壓制策略已逐漸成為各國共識,主要疫區政府已開始采取有力的防護措施,海外疫情失控概率很小,預計歐美4月中旬將迎來日增確診的峰值。全球流動性方面,美歐央行已采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建立防火墻,防止市場流動性風險演變為金融機構融資流動性風險,“美元荒”導致的美元指數快速上行已近尾聲,未來美元指數回落到100以下將是全球市場短期見底的重要信號。美股調整第一階段的恐慌性拋售已近尾聲,短期市場止跌修復后,預計還會進入基本面下修主驅動的慢跌階段,跌幅料將小于第一階段,重點觀測信號是VIX回落到20左右,以及美股日成交回落至本輪下跌之前。

國內政策方面,后續中央政治局會議將重新凝聚政策共識,預計政策力度不會低于預期;同時,政策積極準備和應對下,預計國內金融市場不會出現類似于海外的系統性風險。上述四大信號逐漸明確后,預計A股在今年的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同時,從外資、產業資本,到保險、公募,再到私募和個人投資者的新一輪資金輪動也會重啟。

中金公司:經歷海外歷史性“巨震”后估值已具備中長線吸引力,回歸盈利

雖然疫情仍將帶來經濟沖擊、海外市場仍可能有所回調,市場“巨震”模式可能接近尾聲、波動將有所收斂,市場將進入疫情傷害評估階段;在此背景之下,中國市場也將進入估值壓縮尾聲,未來盈利將成為更重要的因素。以目前海外疫情情況判斷,海外疫情影響可能貫穿整個二季度,并反過來影響中國,不過中國市場估值偏低、政策空間相對充足、疫情控制相對領先,整體仍將相對有韌性。

綜合來看,A股目前的估值已經在接近2016年年初熔斷、人民幣貶值時導致的低點水平,雖然從歷史上看,精確確認底部非常困難,當前估值已經具備的中長線吸引力。板塊方面,海外疫情導致的波動行情下,短期純內需板塊與高股息策略可能繼續有相對表現,中線可逢低吸納反應消費升級、產業升級趨勢的優質龍頭個股。

國元證券:追蹤全球疫情審慎等待轉機

相對價值依舊,有望率先修復。目前A股市場在海外影響下連續兩周出現下行,北上資金兩周內凈流出超750億元,但在當前國內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復工復產有序進行,A股逐步凸顯的相對價值依然值得重點關注。由于我國在疫情控制和復工復產方面處于領先,市場環境相對安全,信心恢復較快,當各國對疫情進一步重視,啟動相關防控政策使疫情狀況得到改善時,國內市場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領先優勢有望助力A股率先修復,并在長期具有更大的反彈空間。市場成長邏輯亦未因此次疫情而改變,從政策面、及行業景氣來看,科技成長類依然得到多重支持。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