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企業推動農產品上行賦能鄉村振興

2021-07-01 10:27:22    來源: 廣州日報    

“深閨”農產品火出圈帶動新農人返鄉就業

電商企業推動農產品上行賦能鄉村振興

庫車市烏恰鎮小白杏園旁的打包場地,本地電商主播麥迪娜·如孜正通過拼多多直播,把最新鮮的小白杏“產銷對接”給全國消費者。

去年以來,以電商為代表的平臺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農產品大規模上行成為發展在線新經濟的重要突破口。國內電商企業也創新探索農業數字化之路,以科技和模式創新為農貨上行搭建了一條高速公路,助力脫貧攻堅,攜手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2020年,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以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增加值比重由2018年的7.3%提升至2025年的1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農產品總交易額比重由2018年的9.8%提升至2025年的15%。

今非昔比

新疆小白杏收入翻番,大渡河“天梯彝寨”快遞送進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市烏恰鎮一片小白杏園邊,庫車母土林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電商主播麥迪娜·如孜坐在直播間,正推介新疆獨有的小白杏。杏園門外,一輛9.6米長的順豐速運卡車,裝載4000多件新鮮包裝的小白杏,要趕當天最后一班航班,直達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費者家中。

新疆是全國最大的杏子產區,種植規模近200萬畝,小白杏只占其中十分之一。小白杏個頭嬌小,白中透黃,果肉晶瑩透亮、純甜,有著“杏王”的美譽。但因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地理位置偏遠,尤其因皮薄肉甜難以保存,小白杏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

隨著近年國家對新疆基礎交通設施投入持續加大,過去難以走出去的新疆鮮果,如伽師瓜、沙瓤西紅柿、新鮮無花果等,如今基本都可以通過新電商平臺,實現48小時送達全國。而幾年前活躍在庫車小白杏園路口的一輛輛毛驢車也紛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輛私家小貨車。

合作社農戶阿不力孜·吐爾地算了一筆細賬,家里有5畝優質小白杏,一個采摘季可收獲小白杏2.4噸,過去在交易市場賣給商販,價格15元/千克,賣給商販能拿到3.6萬元收入。今年合作社和90后商家李成俊一起在拼多多上“直銷”,消費者在“百億補貼”之下購買小白杏的價格是69元/4斤,拋開包裝、快遞和損耗費用,2.4噸小白杏如今的總收入幾乎翻番。

而在距離庫車3000多公里外的四川雅安,一輛輛郵車在山路上顛簸。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大渡河谷,這段從四川雅安漢源郵政到古路村約100公里的郵路,需耗時3個多小時……這里是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雅安、樂山、涼山三地交界處,曾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彝族小村莊。過去數百年,村民們生活在海拔最高1800米的大渡河峽谷絕壁之上,進出村得靠著樹藤在近乎90度的巖壁上攀登,也因此被外界稱為“天梯彝寨”。

2003年,政府出錢、村民出力,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約3公里、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騾馬道,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條騾馬道就是古路村與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直到2020年公路開通后,曾經與世隔絕的古路村,快遞也能直接進村了。今年“618”電商促銷前后,古路村的快遞比平時更多了一些。村里的巧媳婦張燕最喜歡在拼多多購物,她展示的訂單頁面,翻了好幾屏都看不到頭。“前陣子在拼多多上給兒子買了一個奧特曼玩具,他喜歡得不得了,以前在村里根本買不到。”張燕說。

隨著古路村郵路的暢通和電商的普及,村民們不僅能在網上買到更多、更實惠的商品,更可喜的是,村里的土特產也能便捷出村,有了更多銷路。除了遠近聞名的漢源花椒,古路村的大山核桃、自制臘肉也頗受歡迎。漢源縣郵政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漢源郵政也計劃在拼多多開設助農店鋪,帶動古路村及周邊村莊的特產走出大山,為村民增收,為漢源鄉村振興助力。

行業分析

今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規模有望升至8000億元

近期,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和艾媒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農貨新消費發展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農貨正在進入規模化新消費階段,2021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有望升至8000億元規模。

2020年,農業農村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的細化總體目標要求,提出了三個關鍵性指標,即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增加值比重由2018年的7.3%提升至2025年的1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農產品總交易額比重由2018年的9.8%提升至2025年的15%,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由2018年的38.4%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70%。

《規劃》要求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發展主線,著力建設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加強數字生產能力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強化關鍵技術裝備創新和重大工程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以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帶動新農人返鄉就業,創新嘗試農業數字化之路

在日益完善的電商服務環境和整個社會的數字化發展趨勢推動下,民間消費動能和潛力正在各種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態下,被持續地激發和釋放。而農業正處于規模上行對接大市場的快速發展階段。以電商為代表的平臺經濟這兩年獲得了長足發展,尤其“無接觸配送”的生鮮電商逐漸為廣大城市居民所接受,這樣的背景下,農產品的大規模上行成為發展在線新經濟的重要突破口。

據了解,拼多多的移動平臺屬性以及拼團模式適合食品和日用品交易,流量普惠分發機制也特別適合中小農商的成長。在今年6月“百億補貼”兩周年的重要節點上,拼多多繼續加碼補貼農產品的同時,始終對生鮮農貨等類目實施“0傭金”政策。

數據顯示,2020年,拼多多實現農產品上行2700億元,規模同比翻倍,占平臺總交易額的16.2%。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涉農訂單同比增幅超過300%。

拼多多帶動了新農人返鄉就業,未來5年,將繼續再培養10萬新農人。接下來,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還將繼續加強與地方政府和農業機構合作,加大農業科研技術投入,同時加大對農戶技術培訓,讓小農戶對接全國大市場實現更好銷售。

當前,作為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在做好農產品上行核心基本盤的同時,正匯聚頂尖科技力量,產、學、研、賽聯動,探索從生產源頭實現農產品長期穩定的標準化供給。構建農產品上行專用電子面單的“新物流”平臺,深入推動農業從種植生產、加工、流通到消費的全產業鏈的更新升級,并發揮好平臺經濟優勢,促進更多農業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批量帶動農產區產生更大價值,創新嘗試農業數字化之路。

專家前瞻

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構建現代化的“智慧物流”體系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政策研究部工程師、博士李敏分析認為,物流不暢長期阻礙著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構建現代化的“智慧物流”體系,才能全面徹底解決農村物流難題。智慧物流是指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狀態分析,建立一套現代化物流體系,最終實現自主決策。

李敏建議,接下來要全面推動農業信息數據化,建設農業自然資源、種質資源、農村集體資產、農戶與農業經營主體等大數據庫,構建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大力建設新型農業基礎設施,如城鄉分布式冷鏈冷庫、智能化種養殖基地以及智能供應鏈體系,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夯實數字鄉村建設基礎;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技術,發揮數據驅動作用,促進數據管理、數據服務、數據預測等生產方式,打通數據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等各個環節的全貫通,實現精準生產、供需有效對接、數字化全程管理。

自2019年起,拼多多進一步加大在物流基礎體系上的研發投入。目前,正基于高級算法和數據分析來更動態地追蹤、定位、管理包裹流,設計一種響應更快的物流體系結構。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