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策鼓勵發展地攤經濟 智慧農貿市場更便于管理

2020-06-23 13:35:28    來源:智慧農貿搜狐號    

01 | 政策導讀

“地攤經濟”一詞,歷來為我國城市經濟中處于“灰色地帶”,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保障民生、促進就業,刺激消費,為疫情后的經濟恢復帶來新的活力,也為城市帶去更多市井“煙火氣”。李克強總理更是稱贊地攤、小店經濟為“人間的煙火,中國的生機”。

02 | 推行地攤政策復蘇經濟,好在哪里?

地攤經濟的施行,成為繼消費券發放后又一大力推動日常生活消費的“利器”。提供的不僅是日常消費用品,還有餐飲、個體手工藝品等,真正實現當下消費的“量販式”主流,為消費者群眾帶去更多的便利。

后疫情時期,小區里的大爺大媽們也都紛紛將自己種的瓜果蔬菜擺上路面。小規模、短時間的售賣當然不會有什么影響,若時間一長勢必會影響到農貿市場的運營。

03 | 地攤經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管理難抵亂象。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各大渠道定會想盡方法涌入、分一杯羹。攤位、資源總該有限,誰都不愿被排擠在外。這就涉及到占道經營、過載經營,每日經營活動后場景“臟亂差”無人處置的情況。

無證經營。因為都是流動性攤位,場面便難以規范、控制。無證經營現象普遍存在,出現問題無法取證追責,消費者普遍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食安追溯無門。無證經營使地攤經濟市面上的農副產品的安全性無法保障。早年間地攤小吃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吃壞肚子事小,吃壞身體可就麻煩,加上流動營業的不確定性,所以地攤經濟復蘇后還應嚴格把控食品安全問題和追溯問題。

04 | 在地攤經濟火熱風口,農貿市場該做什么?

精細化市場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中,除必要的人力投入外,市場更需加入智慧化軟硬件系統的助力。通過智能監控占道經營狀況、過載經營預警,“三包”區域無人處置等各種狀況的實時把控、通報,很好地解決人員雜亂、經營秩序混亂等問題。進而突顯農貿市場在日常生活必需農副產品場景的重要性,便于市場常態化、精細化管理。

亮照經營:對進場售賣活動的經營戶,市場通過商戶公示屏統一進行公示。若有臨時入場的攤位,經檢驗合格、上級核準經營活動后,市場方還可給予相關“臨時攤位”等標識,以市場認可的方式承擔起經營戶信用背書,提升市場的總體凝聚力與公信力。

追溯有方:對地攤經濟難以規范的食品安全問題,農貿市場更應對進場食品安全嚴格檢測,把好消費者的“最后一道關”。

05 | 別擔心,農貿市場有實力迎接沖擊

以往被視為城市生活中的“邊緣經濟”這一刻板印象,地攤經濟正以最“接地氣”的方式被人們所接受?!渡虾J谐鞘泄芾硇姓谭ň株P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發布后,更是帶動微信、支付寶等互聯網經濟巨頭從線下線上一體化、福利補貼、商家教育、經營等多方支持此類商家數字化。確實能夠解決少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但對國內全局經濟的幫助是有限的。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消費升級或消費方式的升級是一種大趨勢,而地攤經濟與此類趨勢不符。所以地攤經濟這把火只能在局部范圍熊熊燃燒,不能再產生新增的消費需求。況且最終能有多少攤位能夠持續運營下去仍有待觀察。

總的來說,地攤經濟在短期內的確增大了供應的壓力、分流原有市場的消費份額,但這個集群性的趨勢影響不會太大。

林鯤科技認為,此次地攤經濟對實體行業在短期內會有影響,甚至令一些平日不善經營的小微店鋪更是雪上加霜。良好的市場運營更需加強長效管理。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