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嫌疑人招了!”2022年8月31日,“1999.12.16”專案組辦公室的寧靜,被這七個字打破。
(資料圖片)
正在整理資料,準備下一輪審訊的民警滕慶平聽到后,臉上甚至閃過一絲短暫的不敢相信。這件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命案,耗費了包括他在內的兩代民警的心血,沒想到在他退休前破了!
專案組
呆住幾秒后,老滕像個小孩一樣興奮得蹦了起來:“太好了,終于破了!”
之所以如此興奮,不僅是因為案件耗時長,也因為從抓獲嫌疑人,到撬開嫌疑人的“鐵嘴”,他們花了357天!
嫌疑人之狡猾,審訊難度之大,是滕慶平35年從警生涯之最。
審訊
5月11日,鎮江、句容兩級警方舉行案情通氣會,句容公安局副局長潘良軍告訴記者,在這一年時間里,他們請了全省多位審訊專家到場攻堅,大家最后都一致認為:這一案件是“最難審的案件”,全國少見,目前,三名涉案嫌疑已經被檢方批捕。
句容唯一,小鎮命案一次殺兩人
時間回到1999年12月16日,句容市大卓鎮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命案——郵政所祝某友夫妻被殘忍殺害。潘良軍說,這一命案創下了句容唯一一次“一案兩命”的記錄。所以,當時在句容婦孺皆知。
當天,已經到了上班時間,但到郵政所辦理業務的居民發現大門不開。句容大卓派出所兩名民警正好下鄉辦事,發現異常后就從郵政所院子后門進入室內。令他們震驚的是:祝某友夫妻雙雙殞命在床,疑似睡夢中被鈍器所擊身亡。
案情重大,立即被上報至句容、鎮江,兩級警力火速到場勘查。句容警方成立專案組,細致開展現場勘查,采集相關物證,并組織大量警力開展走訪排查。
很快,警方認定這是一起團伙作案。但由于現場遺留的線索較少,加上受限于客觀因素和當時的技術條件,民警們盡管付出了數月的艱辛,卻始終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兇手的真實身份始終無法確定,案件偵辦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命案必破,創新方法鎖定疑兇
二十多年來,雖然負責該案的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的信念始終堅定未變。1999年從警的潘良軍,從一名刑警成長為分管刑偵的副局長,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離開刑偵條口。
“這件命案影響大,提到句容人都知道。”他說,命案必破,句容公安每年都會研究此案。
通氣會
故此,在歷年來的專項行動中,句容警方反復組織力量對此案卷宗進行重新梳理,對相關信息進行滾動偵查,對疑點線索進行擴線深挖。一遍遍抽絲剝繭,搜尋蛛絲馬跡。
隨著刑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偵查業務深度融合,刑事技術水平迭代升級、提能增效,為“1999.12.16”案件偵破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支撐。
2021年9月,江蘇省公安廳刑偵局組織鎮江、句容兩級骨干民警,再次對該案開展全力攻堅。專案組克服發案時間久遠、偵破難度大等困難,圍繞現有的現場核心信息,多次進行比對分析。經反復核查確認,成功鎖定安徽宿松籍犯罪嫌疑人吳某興。當時,吳某興因盜竊被安徽警方零口供批捕。
鎮江市公安局副局長孫桂林
在將吳某興抓獲歸案后,專案組乘勝追擊,多維度、多渠道、全領域開展吳某興相關信息的關聯查詢。拓展團伙線索來源,條分縷析,全力尋找發現新的突破。
經查閱大量蘇冀皖地區當年案件案發前后的同類型盜竊案和入室搶劫案卷宗,并與“1999.12.16”命案比對,為打開塵封懸案找到了鑰匙。
潘良軍介紹,期間在比對了金壇郵電所、河北石家莊郵電所搶劫案后,成功鎖定了另外兩名犯罪嫌疑人吳某華、吳某剛并先后抓捕歸案。至此,“1999.12.16”命案勝利偵辦迎來曙光。
“鐵口”難撬,老民警組成“攻堅隊”
警方介紹,吳某興、吳某華、吳某剛分別被列為本案的1、2、3號嫌疑人,為堂兄弟關系。三人均為安徽宿松籍人,日常打工為生,小學、初中學歷,分別出生在1965年、1963年和1971年,均已成家并育有子女。
攻堅隊的老民警
嫌疑人雖然到案,但由于案發時間久遠,而這三名犯罪嫌疑人大半輩子一直在與民警們“斗智斗勇”,反偵查意識特別強,心理素質也“過硬”。輪番審訊下來,一直沒有大的突破。
“怎么辦?我們想到,從當年辦案民警中抽調精干力量,組成攻堅隊,利用老民警熟悉案情、掌握細節的優勢,有可能打開缺口、撬開‘鐵嘴’!”潘良軍說。
一聲令下,2021年10月,由郭存星、韓明富、滕慶平、貢文斌等老民警組成的審訊“攻堅隊”成立。
這支“攻堅隊”,年齡最大的58歲,年齡最小的也有56歲。雖然已經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紀,但是從進入到專案組的那天起,他們就立下了“案件不破,我們不退”的誓言。
“我們幾個人當年都不同程度參與了案件偵破,特別是在各崗位上參加了走訪排查,工作量大,印象特別深。”當初還在大卓派出所工作的滕慶平說,“這些年來,這個案子一直是我們心中的刺,特別是經過案發地點的時候,總覺得對不起死者。”
“我們一定會啃下這根‘硬骨頭’,還死者公道,不辜負同志們多年的付出。”郭存星說。
357天,N場交鋒終破“鐵口”
審訊開始后,現實和“攻堅隊”事先預想的一樣。由于該案發生在二十多年前,嫌疑人落網后心存僥幸、百般抵賴,對當年作案的情況只字不提,對審訊人員的提問也采用不清楚、不知道的方式回答。
“嫌疑人深知早晚有落網的這一天,為了在審訊中對抗警察,在潛逃過程中還自學了法律。”句容市局刑警大隊潘林楨說,案件偵審,陷入僵局。
“這一案件的審訊壓力,真的是少有的大!”除了有堅固的攻守同盟外,鎮江刑警支隊顧劍支隊長告訴記者,嫌疑人到案后裝瘋賣傻,甚至不惜以吃自己的排泄物等方式對抗審訊。
此外,1號嫌疑人到案后,一直就長期絕食。為此,警方不得不頻繁帶著他去輸營養液維持其生命!
“這個時候更急不得了,比拼的就是意志、決心和耐心。”韓明富說,“需要與嫌疑人斗智斗勇才可將其突破。”
面對重重困難,“攻堅隊”夜以繼日熟悉材料、研究嫌疑人。
“1號對象吳某興性格殘暴,幾乎毫無人性;3號對象吳某剛狡猾多疑,甚至會反向詢問案情;2號對象吳某華性格雖然軟一點,但僥幸心理也是最大的。”每個人的性格特征,潘良軍都了如指掌。
“不擊則已,一擊必中。 這是一場公安民警與犯罪嫌疑人心理和智慧的全面較量。”
查閱卷宗,審查證據,梳理情況,細節一個不落……做足準備,“攻堅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同時結合相關法律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考量,講清利弊。
“我們來的時候就清楚,這是一場‘持久戰’,就看誰更有耐性,誰更有毅力。”貢文斌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10月2號嫌疑人終于開口;其后,3號嫌疑人開口。但1號犯罪嫌疑人吳某興依舊死不開口。
在此期間,“一對一”攻堅的1號嫌犯的韓明富,老當益壯越挫越勇。2022年年夜飯,他是和1號嫌犯一起吃的,吳某興非常感動,直至跪下來感激老韓,但就是不肯交代......對此,老韓不急不躁,攻堅工作穩妥推進。其后,吳某興開始有所松動,2022年7月,他對老韓說:“等我想通了,我就跟你講。”
357天!在長達一年的交鋒后,2022年8月底,1號犯罪嫌疑人吳某興徹底松口開始交代。一句“我必須要跟老韓交代案情!”充分凸顯了句容兩代刑警的毅力和耐力。
攻堅戰現場
警方查明,當年三人之所以選擇大卓郵政所下手,是因為1號、3號嫌疑人,曾在附近的句東勞教所服過刑,對周邊情況熟悉,且知道郵政所內存有現金。三人在殺死祝某友夫妻后,當晚劫得現金9000余元,然后逃回老家。
“作為刑警,內心一定要堅毅,要比犯罪分子內心更強大,要有一種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精神。”韓明富告訴記者。這起二十多年前的命案成功告破后,他覺得,作為一名刑警,終于能給受害人的家屬一個交代了,這樣他也能問心無愧地退休了。
采訪中,句容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景建國以及顧劍、潘良軍等,紛紛向參與案件偵破的20多名專案組成員表達敬意。對于郭存星、韓明富、滕慶平、貢文斌等老民警組成的審訊“攻堅隊”,更是贊譽有加。
潘良軍告訴記者,平均年齡達到了57歲的“攻堅隊”,在長時間夜以繼日的堅守中,沒有半句抱怨,沒有一絲退意。郭存星車禍受傷還未痊愈又投入到審訊中去,滕慶平的孩子結婚,他沒時間幫忙,只在婚禮當天露了個面;采訪當天,韓明富因為腰椎問題,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命案積案的偵破,告慰了死者,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待要求。一方面,是我們幾代公安刑偵民警堅持不懈、緊抓不放、攻堅克難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依托現代刑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科技賦能的結果。”通氣會上,鎮江市公安局副局長孫桂林的話語擲地有聲:“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一起案件的成功告破,都是對法律威嚴的捍衛,都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
通訊員 周明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凌云
校對 徐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