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28日訊(通訊員 胡嘉穎 記者 高峰)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天,1月28日上午9時,家住宿遷的女孩小胡準時坐在家中手提電腦前,對遠在徐州某鄉鎮中心學校的三年級小學生小夢進行一對一“云支教”,她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小夢同學進行語文輔導。
小胡在網上給孩子上課
小胡是江蘇師范大學敬文書院的一名中文專業師范生,今年大三。在這個寒假,她參加了書院組織的為期一個月的“暖冬溫情 攜手并行”的云支教志愿活動,為農村偏遠學校的小學生們進行線上授課。小胡的支教對象是在徐州一所鄉鎮小學讀三年級的女孩小夢,家庭比較一般。
(資料圖片)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想上好一堂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胡不僅要提前備好課,把知識點簡化成孩子們易于接受的內容,還要針孩子的情況制定個性的學習計劃,帶領孩子們體會別出心裁的創新課堂。“我們每周至少兩節課,每節課一個小時。過年休息到了初四開始上課。”小胡說。
小夢一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是會遲到,有時遲到幾分鐘,有時甚至遲到半個小時。小胡覺得,雖然孩子平常上課都非常認真刻苦,但這個習慣需要得到改變。“因此我專門給她上了一節課,讓她懂得守時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她非常誠懇地向我道歉,反省了自己的錯誤。”小胡說,從那之后,小夢每次上課她都會提前一兩分鐘進入課堂,“這讓我感到,她能做到知錯就改,并從中學習到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同時,我也認識到教育不僅是教書,更要育人。”
小胡在給孩子彈奏鋼琴曲,讓孩子在音樂聲中感受藝術魅力。
小胡還利用自身在音樂方面的特長,給小夢開展了古典音樂鑒賞課程,讓孩子感受到藝術語言的魅力。這是一節“音樂+語文”的課程。小胡從古典音樂鑒賞到對西方音樂流派的介紹,以孩子們都耳熟能詳的歌曲《小星星》著手,在線上給孩子彈奏了一段旋律,由此引出它的作曲家莫扎特,并介紹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音樂流派。在浪漫主義音樂家中,她又著重介紹了肖邦,并學習了一篇課外文章《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課文講述了肖邦離開祖國波蘭但仍心念戰亂中的祖國,在悲憤之余創作了《革命練習曲》。之后肖邦因肺結核病重,在臨終之際囑咐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
為了加深孩子對文章的理解,小胡還為小夢彈奏了一段《革命練習曲》,從音樂的旋律中再體會作者的心境,并引導孩子去感受肖邦的愛國情懷。同時,結合孩子課本上的文章《一個粗瓷大碗》,小胡對兩篇文章的主人公——肖邦和趙一曼進行比較,分析了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最后升華到時代意義“山河雖無恙,吾輩當自強”。
“我覺得這節課不僅是形式上“音樂+語文”的一個創新,還有對孩子人文情懷的培養。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堂課我覺得孩子不僅學習到了關于音樂、關于語文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現在要學好知識本領,將來建設好祖國 。”小胡說。
一段時間的“云支教”,也讓小胡收獲很多,“這次志愿活動,給了我一次培養個人專業能力的機會,也讓我找到了自己價值感和歸屬感,在學校書本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線上支教這個活動中得到了實踐。”
校對 盛媛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