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已進入主汛期,極端災害天氣易發,全省上下強化底線思維,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備汛工作,織牢織密汛期安全網,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本報記者分赴我省黃河、淮河、海河、長江流域,聚焦各地防汛備汛舉措,記錄一線動人故事,展示各級各部門勠力同心、誓保安瀾的不懈努力。
排查出隱患160處
自今年3月份以來,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應急管理、水利、黃河河務等9個單位,派出工作組對防汛備汛工作進行暗查暗訪,共排查出隱患160處
“甚哉,水之為利害也。”司馬遷的一聲喟嘆穿越時空。治水除害,始終是國之大事。
7月又至,中原大地進入主汛期,極端災害天氣易發,防汛救災不容有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在多個場合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實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立足防大汛、抗大災,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大江大河安瀾無恙、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汛情就是命令,安瀾就是責任。我省各級各部門嚴陣以待,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吹響防汛救災的戰斗號角。
形勢嚴峻不容有失
7月5日,說起去年7月的洪水災情,固始縣豐港鄉潘莊村的陳素榮大娘記憶猶新,仍有驚心動魄之感。
固始去年汛期突發“7·19”特大洪水,33個鄉鎮、辦事處和縣產業集聚區48.7萬人受災,緊急轉移人口16670人。當時史灌河洪水從陳素榮家旁邊破堤而出,洪魔肆虐,災情嚴重。
主汛期,中原大地往往要經受這樣的嚴峻考驗。
記者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河南地勢特殊,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處于南北氣候和山區向平原的兩個過渡帶,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由南向北遞減,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繁,具有長旱驟澇、旱澇交錯、災害范圍廣等顯著特點。
今年我省防汛形勢依然嚴峻。6月12日至15日,濮陽、南陽、駐馬店等地出現極端強對流天氣,局部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出山店、五岳、板橋、宿鴨湖、燕山等5座大型水庫超汛限水位。
據氣象預測,汛期豫北、豫西、豫中和豫東中北部降水偏多,出現暴雨洪澇的可能性較大。
未雨綢繆嚴查隱患
“全力做好防汛工作,是對近年來我省防災救災體系建設和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成效的檢驗。各級各部門要嚴陣以待、協調聯動,全省應急管理部門和應急救援隊伍枕戈待旦、備勤值守,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救得住,確保汛期安全。”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長、省應急管理廳廳長吳忠華說。
防汛救災,防是根本。我省各級各部門樹牢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未雨綢繆,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壩。
自今年3月份以來,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應急管理、水利、黃河河務等9個單位,派出工作組對防汛備汛工作進行暗查暗訪,共排查出隱患160處,實行清單管理,跟蹤問效整改。各地各部門嚴格開展自查自糾,全面排查消除防洪隱患。
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全省水庫、水閘、淤地壩、尾礦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險工險段等重點區域、重點工程、重點環節均明確了防汛抗旱責任人,并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指揮機構和工作機制,確保指令暢達、信息暢通。
人防技防全力迎戰
目前我省已建成較為完善的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并重、人防與技防并舉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我省建設的視頻會商系統、山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雨情水情自動監測系統等眾多“尖兵利器”,讓降伏洪魔更加高效。
“現在防汛的科技手段越來越多,但不能松懈大意,還是要增強責任心,真正發揮干部群眾的作用。”安陽縣崔家橋鎮東曹馬村村委會委員周福來深有感觸地說。
當前已進入防汛關鍵期,我省各級各有關部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扎實的工作措施全力迎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入汛以來,各級防辦和有關部門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密切監視災害性天氣和雨、水、汛情發展變化,滾動預測預報,提前發布預警,精細會商研判,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全力做好強降雨過程防范工作。
本著“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原則,我省各地加強堤壩巡查,預置搶險隊伍和物料,強化高水位時巡查防守,確保險情早發現、早處置。做好蓄滯洪區分洪運用準備,確保關鍵時刻能夠安全有效運用。
歷經考驗的中原正嚴陣以待,書寫新的防汛抗洪答卷。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