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瞄準精細需求 不斷提升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滿意度

2020-10-09 10:03: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最近,浙江杭州市下城區流水西苑社區的居民來建貞發現,自己家樓下的棋牌室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間社區“城市書房”。閑暇時,居民們帶著孩子在這兒享受親子閱讀時光,既能讀書看報,也可以聽網課。

老舊小區集中的下城區,通過推行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機制,許多小區都實現了這樣的全面提升改造,社區文化空間得以煥然一新。

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是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課題之一。下城區依托近5年來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總結出一系列創新機制,在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享共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務實管用的路子。

為解決城市社區人口密度大、公共文化資源有限的難題,2015年以來,下城區每年為社區文化做“體檢”,通過七大類30項指標的科學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社區文化發展報告,為社區文化建設精準把脈。

幾年來,下城區花大力氣提升改造社區文化設施55處,創建社區星級文化家園58個,改建、新建社區文化場地27809平方米,建成標準化服務的樣板社區20個,開展各類文化服務活動5000余場,不斷提升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針對發現的問題,下城區還推出“群眾需求評價反饋機制”,通過需求征集—精準供給—評價反饋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和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全方位整合區、街道、社區三級公共文化資源,提供“訂單式”“定制式”公共文化服務。

管莉是下城區西湖莉莉舞蹈團的團長,舞蹈團成立后,社工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舞蹈團的需求。當管莉提出排練場地缺乏、師資不足、展示平臺不夠等困難時,社工通過文化站上報給了下城區文化館,文化館很快為舞蹈團解決了難題。

為舞蹈團安排排練廳的專屬時間、請來舞蹈老師進行輔導……在街道社區關心下,舞蹈團迅速成長,還被評為了下城區五星級團隊。如今,管莉不僅是“群眾需求評價反饋機制”的受益者,也為居民提供公益培訓、公益演出等服務,成了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者。

2018年,下城區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動態評估體系建設”入圍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創建資格名單。自入圍以來,下城區不斷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對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有限、陣地有限、能力有限等問題,下城區摸清文化家底,“整合部門資源、聚合社會力量、融合文旅發展”,成立文化藝術商圈聯盟。聯盟成員既有文化館、書畫院、博物館等文化藝術單位,又有熱心開辦公益培訓、公益展覽的商業綜合體。

為更好地服務百姓,依托智慧文化云、城市大腦等智能化平臺,下城區還研發了首個掌上社區文化云平臺,老百姓足不出戶即可在線查詢文化服務信息,實現預約報名、眾籌活動、積分兌換等功能,享受數字閱讀、展覽講座、藝術培訓等資源,實現社交短視頻自我展示,還能提交需求、評價服務,真正實現文化需求從常態反饋到實時呼應的轉變。(記者 竇瀚洋  陳琳娜)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