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既能保障了本金安全,又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有獲得高收益的可能。在資管新規還未將其納入監管之內,因為保本又收益高,結構性存款成為銀行吸收存款的利息,規模一度超過10萬億以上。
然而,3月份央行的一則通知提到,人民銀行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并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范圍。由此,結構性存款的規模開始走下坡路,據數據顯示結構性存款5月首度下降3000多億, 6月再度下降1萬億,收益率也持續走低。
之所以結構性存款出現量價齊跌,一方面和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向凈值化方向轉型有關,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銀行端吸收資金的成本,從而銀行能夠以更低的貸款利率支持受疫情影響而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并且收益率低也可以有效防止企業通過低成本融資再投資結構性存款進行套利的行為。
結構性存款量價齊跌,對中小銀行的影響最大。沒有國有銀行強大的背景和資金實力,中小銀行只能靠高利率來攬儲,一直以來中小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就較高,數據顯示4月末存量規模達到5.6萬億,占存量規模的46%,從結構性存款占同類型存款比重看,中小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占其單位存款的12.5%,而喪失了這一高利率攬儲利器,或許會造成客戶的流失。
另外,保守型投資者也不愿意看到這種量價齊跌的局面。銀行理財產品不再承諾保本保息,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走低,大額存單規模縮水且門檻太高,現在連結構性存款也不能實現高收益了,那么市面上還有哪些適合厭惡風險的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呢?
目前,一些銀行推出的創新型存本取息定期存款或許可以入手。創新型存本取息定期存款,指存款本金一次存入,存款到期一次性支取本金,分期支取利息的業務,一般結算利息周期為一個月,結算利息的日期為存款時的"對日"。市面上一些創新性存本取息定期存款5年期的利率可高達4.8%,3年期的也在4%左右。
舉例來講,20號將10萬元存進創新性存本取息定期存款,下個月的20號即為利息結算日,21號即可領取利息。按照5年期年化利率4%計算,存10萬每個月可以領取330多元的利息,既保障了本金的安全,又能兼顧日常的生活開銷。
與傳統型存本取息定期存款相比,創新型存本取息定期存款利率更高,但是同時起存門檻也更高了,最低為20000元。另外,創新型存本取息定期存款的利率也與存款金額、存款時間相關,存款金額越高、存款時間越長,利率越高。
而在創新型的存本取息定期存款出現提前支取時,不能部分支取,只能全額提前支取,且提前支取時,利息會按照活期利率0.3%計算。因此在進行存款時,投資者應該規劃一下各筆錢的用途,以防出現提前支取損失大筆利息的現象。
雖然,市面上還可以找到一些收益和安全性都比較高的銀行理財產品,但是投資者也應該意識到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已經慢慢趨近。想要獲得好的財運,還是應該轉變觀念,積極學習理財知識,多元化的投資,才能真正地保障資產的保值和升值。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