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私募業績靚麗 林園投資數量居行業之首

2020-07-14 15:05:46    來源:中投投資咨詢網    

隨著私募排排網最新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私募基金榜單數據,私募基金上半年成績也是浮出水面,16040只成立滿六個月的私募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13.28%,大幅跑贏大盤指數。

上半年醫藥、科技、食品飲料等行業“造富”效應明顯,不僅板塊漲幅居前,翻倍牛股跌出,聚焦黃金賽道的私募在上半年也斬獲可觀的超額收益。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上半年有1664只私募基金產品收益超過30%,其中有1337只來自股票策略產,但在同策略基金中,收益超過30%的基金占比最高的則是宏觀策略,在成立滿六個月的293只宏觀策略基金中,就有48只基金上半年收益超過30%,占比16.38%。

上半年私募業績靚麗,林園投資數量居首

截至6月底,納入私募排排網統計排名的16040只對沖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為13.28%,在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1.64%的情況下,私募基金收益大幅跑贏大盤。上半年表現最佳的毫無疑問是股票策略,平均收益為14.46%;復合策略、宏觀策略、管理期貨策略上半年平均收益也均超過10%。

上半年八成以上私募取得正收益,占比81.54%;正收益私募中有11415只產品收益居于0-30%間,這也意味著上半年大多數私募收益水平也在此區間。在跑贏同期大盤指數的情況下,僅有小部分私募跑贏創業板指,收益超過30%的私募產品占比為10.37%。

近百只私募產品上半年收益翻倍,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有98只私募基金上半年收益超過100%,但超高收益私募仍是少數,占比僅為0.61%。上半年依舊有108只產品跌幅超過50%,在納入統計的私募中占比為0.67%。

由于采用復制策略,上半年不少私募旗下多只產品均取得同步上漲。在上半年收益超過30%的1664只私募基金由779家私募管理人貢獻,其中林園投資上半年收益超過30%的基金數量居于私募之首;汐泰投資亦有20只產品在上半年錄得30%以上的收益;此外中睿合銀、趣時資產、石鋒資產、壁虎資本、云溪基金、賽亞資本等12家私募管理人旗下也均有10只或以上產品收益超過30%,在行情震蕩的上半年給投資人帶來不錯的收益回報。

上半年A股以滬深300為代表的主板表現平平,以成長股為主的創業板則牛冠全球,在此背景下,私募間的收益也出現較大分化。擁抱成長,選擇醫藥、食品飲料、科技等賽道,在上半年獲得的回報較多;布局金融地產等藍籌股的私募則漲幅平平。

牛市繼續奔騰,下半年成長還是藍籌?

進入7月份以來,以科技、醫藥為代表的新經濟,與以銀行、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經濟股票走勢分化嚴重,市場也開始討論A股市場下半年是否會發生風格切換。

石鋒資產認為,從長期來看,必須清醒認識到優質的成長股才是未來投資的方向,估值低的股票病不能獲得長期的成長價值。因此,公司一方面會堅定自己的風格,另外一方面也要調整持倉結構,為下半年的成長股行情歸來做好充分準備。

茂典資產表示,科技、醫藥、消費等熱門行業現在是整體上行。未來行業內部大概率會出現分化,一部分被證偽的騙子公司可能會跌回原形。但實體產業的大趨勢并不同于概念泡沫,另一部分確實是具備核心技術的公司由于符合新經濟基本面向上的大趨勢,僅僅因為短期的高估并不會導致崩盤,這類公司更有可能是階段性的回調,以時間換空間來消化估值。低估值的銀行地產等行業已經充分反映了行業的悲觀預期,考慮到這些行業都是指數的主要權重股,所以指數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不排除未來短期的風格切換可能會帶來行業內部分優秀公司的估值修復。

黑極資產的投資體系和方法論主要建立在資產估值比較基礎上,至于后市,黑極資產認為長期看人口結構老齡化、科技改變生活、產業內分化集中等趨勢超越宏觀周期,值得長期關注和下注。從資產估值看,股票市場相比其他大類資產有著明顯優勢,新經濟領域能看到與估值匹配的高速成長,特別部分藍籌股、有瑕疵港股、不同商業模式估值分化等均是歷史極端情況。不過極端情況總是不穩定的,往往會成為重大機會來臨的窗口,宏觀穩定、見底或改善大概率會成為提升風險資產估值水平的契機。

卓鑄資產對未來的市場判斷比較樂觀的,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從主要依靠基建地產、出口驅動向內需消費和科技驅動轉型的過程中,中長期看好可受益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的產業,一方面是中國非常具有競爭優勢的新興產業和高端制造業,另一方面是國內需求持續增長的產業,如醫療器械、醫藥和部分消費領域的機會。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