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皖東大地生機勃勃。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汊河片區和南譙片區,一派蓬勃發展的喜人景象:滁寧城際鐵路正進行熱滑測試,10多個站點加緊內部裝修,為今年7月1日試運行作最后沖刺;總投資112億元的捷泰高效太陽能電池片一、二期項目全面投產;總投資100億元的飛利浦智能家電項目一期加快量產;南浦合作產業園、跨界合作產業園、科創綜合體等載體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一張圖謀劃,體制創新展現合作高度
頂山—汊河、浦口—南譙,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2021年6月,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聚力打造體制創新引領區、產業協同示范區、同城發展先行區,奮力在全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走在前列、爭創一流。
(資料圖)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合作機制作保障。今年3月24日,總投資50億元的滁州德蘭明海新能源儲能項目開工,該項目由滁州市南譙區和南京市浦口區綜合兩地空間優勢、科教優勢,在南譙建設生產基地,在浦口建設科研中心,項目達產后可實現產值超100億元,填補滁州市全球儲能生產頭部企業的空白。
像這樣跨界合作共建的案例,在寧滁“毗鄰區”已不是新鮮事。寧滁兩地一張圖謀劃,開展規劃“共編共研共推共議”,明確概念性規劃、核心區規劃、啟動區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四規統一”。頂山—汊河片區啟動區、浦口—南譙片區啟動區已實現了當年啟動、當年建設、當年拉開框架。在組織架構上,雙方成立領導小組,建立機制,定期聯合辦公。
浦口與南譙率先探索利益聯結機制,合作成立開發公司,雙方按照8:2出資、7:3收益分成。同時按照“浦口推薦、聯合招商、共同研判、產業協同”機制,在南譙區先行規劃1000畝“飛地”,打造南浦合作產業園,并納入南京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規劃,共同參與組建發展基金。飛利浦智能家電、博晶Mini-LED、華瑞微半導體等項目陸續落地、投產。
“目前,我們已與南京江北新區聯合成立了南京揚子寧安投資平臺公司,與江北新區健康辦簽訂了公共技術平臺合作協議,掛牌成立了‘江北新區—汊河生物醫藥產業合作區’,并已入駐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寧滁“毗鄰區”汊河片區招商辦有關負責人李錦潤告訴記者。
一條鏈推進,產業協同加快發展速度
在位于寧滁“毗鄰區”南譙片區的飛利浦空調產研基地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廠房里部分設備還在進行調試。
“項目是2022年2月動工建設的,當年12月20日即投產。政府代建廠房,幫辦人員駐廠辦公,貼心服務和優惠政策讓企業得以快速發展。”項目負責人伍小途對記者說,該項目分三期實施,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空調500萬套、產值100億元。
針對飛利浦公司提出的產業鏈配套問題,南譙區主動與企業對接,到飛利浦和轄區5家空調家電配套企業實地調研、對接。目前,博康模具、美業機械制造等已與飛利浦達成配套供應協議,飛利浦公司需要的鈑金、注塑件等基本實現滁州本地采購。
寧滁“毗鄰區”發揮自身資源稟賦、空間廣闊等優勢,建設南京產業的“協作區”“承接地”,圍繞集成電路、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兩地主導產業,瞄準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招商,相互推進產業鏈協同配套。目前已累計落戶億元以上項目30多個、總投資近700億元,90%以上的項目來自長三角、珠三角地區。
“江北新區、浦口區是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集聚區,立足南浦產業合作園區,可以更好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鏈,更好對接‘上下游’和客戶,與產業鏈企業共同成長。”作為第一家入駐南浦合作產業園一期標準化廠房的企業,安徽亞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章森深有感觸。
軌道交通產業是南京的優勢產業,大量的零配件企業則轉移至與中車浦鎮公司一河之隔的滁州汊河鎮,并逐漸形成了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
“南京的龍頭企業為汊河提供了訂單,汊河為南京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最經濟、最穩定、最便捷的供應鏈。寧滁同城發展,共同促進區域經濟做大做強。”安徽盛世高科軌道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學榮告訴記者。
為推動產業發展,兩地已合作建立20億元的都市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子基金、11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基金、10億元的科技智造產業基金等13只基金,總規模103億元。
一座城共享,同城發展帶來暖心體驗
在上海航空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滁州分公司廠區內,一輛滿載車輛配件的大貨車緩緩駛出,半個小時后,到達了南京浦口區的上汽集團南京公司,順利交付訂單。
“我們做的產品主要是小分拼,運輸距離必須在15公里半徑范圍內,汊河正好滿足要求,而且這里用工成本比上海低,政府優惠政策多,企業落戶時一下給了50多套公租房,有利于企業招工、留工。”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張小祿告訴記者。
寧滁“毗鄰區”啟動建設以來,優越的區位優勢、高端的發展平臺、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大批知名企業“搶灘登陸”。
在博晶科技(滁州)有限公司,TFT背光模組及Mini-LED項目于近期正式投產。
“企業2022年2月正式簽約,4月7日開工建設,7月14日主體封頂,12月實現部分生產線運行、產品點亮。”企業公共關系科負責人徐玲說。
共享一座城,也在交通、教育、醫療、商貿、文化旅游等方面給兩地群眾帶來便利和實惠。
在位于汊河鎮的博林花卉市場,不時有南京市民前來觀賞、買花。
“我原來是在南京做銷售的,后來回到家鄉來安搞苗圃種植。隨著毗鄰區建設加快,我感覺汊河發展前景廣闊,就在這里建起了花卉市場。”博林花卉市場負責人朱學鋒告訴記者。
隨著4月26日即將召開“滁州至南京城際鐵路(滁州段)運營初期票價定價聽證會”,標志著滁寧城際鐵路滁州段即將試運營。此外,汊河大橋、池杉湖路橋建成通車,來寧客運樞紐中心建成投用,黑扎營大橋、中李大橋、南浦一級公路(滁河大橋)正加快推進。南京的大醫院、知名學校紛紛在寧滁“毗鄰區”建分院、分校,或開展合作共建,讓滁州百姓更方便地享有高端醫療、教育資源。
如今,越來越多的南京人在滁州的汊河鎮、烏衣鎮上班或者享受退休時光,過上了理想中的雙城生活。
·采訪手記·
在寧滁“毗鄰區”采訪,記者感受最深的是一體化發展的速度與溫度。
“毗鄰區”建設發展要取得快速突破,必須在合作機制、審批服務等方面采取非常規之策。寧滁兩地共繪一張圖、共建一條鏈,通過成立合作公司,共建產業園,共同招商、共享利益,在項目引進上快速推進。“政府代建廠房”“駐廠服務”“樁基先進”“三天辦四證”“主業你干,配套我辦”......“毗鄰區”的服務以辦成事為最高原則,諸多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毗鄰區”不僅是空間上的連接,更要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政策服務等方面融合。要抓住長三角一體化這一最大紅利、最大勢能,唯有不等不靠、主動先行者成,唯有敢于改革、善于創新者成,唯有注重細節、務求實效者成。
(本報記者 羅 寶)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