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23日發布的最新評估報告顯示,疫情引起的工作時間損失使全球各地勞動者收入大幅下降。據估計,與2019年同期相比,全球勞動收入在2020年前三個季度下降了10.7%,即3.5萬億美元(該數字不包括政府采取措施提供的收入支持)。
《國際勞工組織監測報告第六版:2019冠狀病毒病與勞動世界》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減少的工作時間遠高于今年6月發布的預測數據。數據顯示,降幅最大的是中低收入國家,其勞動收入下降了15.1%;美洲地區受影響最大,下降了12.1%。
報告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全球工作時間損失同比將達到8.6%,相當于2.45億個全職工作崗位。這與國際勞工組織先前估計的4.9%和1.4億個全職工作崗位相比有所增加。
報告稱,工作時間損失預估值增加的一個原因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勞動者,特別是從事非正規就業的勞動者所受影響比以往危機要大得多。此外,工作時間的減少更多是由人員不活躍而非失業導致。
報告稱,雖然許多工作場所封閉措施有所寬松,但各地區之間存在巨大差異。94%的勞動者仍生活在工作場所受到某些限制的國家中;32%的勞動者生活在只開放必要工作場所的國家和地區。
報告還探討了財政刺激措施在緩解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影響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財政刺激措施力度和工作時間的損失成一定程度的正相關。報告稱,全球范圍內,如果多增加相當于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1%的財政刺激,工作時間的損失將進一步減少0.8%。
報告同時指出,盡管財政刺激計劃在支持經濟活動和減少工時損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國家,因為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提供資金的能力有限。
發展中國家形勢不容樂觀。報告認為,要想通過財政刺激措施緩解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預計發展中國家需再投入約近萬億美元的資金,這對深陷于財政赤字的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一些國家還不得不將公共支出從其他用途中轉移出來,以減輕危機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記者 劉亮)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