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產業發展勢頭不減 入職平均工資每月11488元

2020-09-09 11:00:31    來源:國際商報    

9月3日,財新智庫和數聯銘品(BBD)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受資本投入下降影響,8月中國新經濟指數(NEI)有所下降,錄得30.4,即新經濟投入占整個經濟投入的比重為30.4%,比7月下降1個百分點。

從分項指標來看,資本投入下降是8月NEI下降的主因。資本投入指數近一年來波動上升,8月錄得38.5,環比下降2.7;科技投入指數自2020年4月起下降,8月錄得27.5,與7月持平;勞動力投入指數近兩年來小幅下降,8月錄得25.2,環比下降0.2。

萬事達卡中國區總裁常青表示:“8月NEI引入了新的數據維度--勞動力需求性質。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同類型城市的‘崗位自動化程度’均出現了明顯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萬事達卡此前多項全球調研的結論:中國市場數字化進程領銜全球,疫后加速勢頭不減。疫情的沖擊使本已相互交織的現實和數字世界的界限進一步模糊。進入防疫‘新常態’,各界對數字化的全新認知和對數字化技術的深入部署理應成為新經濟進一步強化自身發展以及為國民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撐的關鍵抓手。”

萬事達卡首席經濟學家、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所長布里克林·德懷爾表示:“8月報告持續凸顯了新經濟的重要性。2019年,中國在新經濟領域的研發支出同比增長了12.5%。可見,新經濟產業在中國政府的‘十四五’規劃中很可能仍是一大戰略聚焦。此外,8月報告的其他一些要點也很吸睛。第一,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產業依舊扮演著關鍵增長引擎的角色,為總指數貢獻了11.4%;第二,受自動化浪潮(主要歸功于機器人科學與人工智能的發展)的推動,自2017年起各類城市崗位自動化程度出現了持續上升,而疫情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二線城市崗位自動化程度的增幅最大);第三,可能是受疫情防控的影響,今年以來各類城市崗位合作性出現了明顯下滑。但我們預計隨著相關限制措施的放寬,這一下行趨勢大概率會獲得逆轉,進而恢復到一種‘新常態’。”

從行業貢獻度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產業8月為總指數貢獻了11.4%,新材料產業貢獻2%,高端裝備制造行業貢獻1%。

8月,新經濟行業入職平均工資水平為每月11488元,比7月上升32元,高于全國平均入職工資水平6.6%,溢價水平比7月下降0.1%。

報告分析了2020年以來中國客流量最大的七座機場每日客流量同比變化,發現年初疫情暴發后,除個別日期,機場客流量整體處于回升趨勢,但回升趨勢在7月下旬出現停滯,8月每日客流量同比變化有所下降。各大機場客流量同比變化與疫前150%左右的水平相距甚遠。

2015年至2020年,增長最快的行業包括培訓、勞務、建筑,總計增長皆超過2倍。教育的增長總體較為平緩,房地產增速則從最初的第一名降至2020年的第四名。占比下降的行業包括物流、貿易、汽車、文化等,汽車尤其呈現加速下降趨勢。

報告分析了四類城市的行業勞動力需求性質的變化情況。唯一一項趨勢較為明顯的指標為“崗位自動化程度”,四類城市均呈現上升趨勢,且四線城市的自動化程度始終高于其他城市,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崗位重復程度上。“這意味著大規模的自動化可能首先從中國的四線、三線城市開始。”

疫后一線城市的平均崗位創新程度重新上升,并甩開其他類型城市。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的還有平均崗位合作程度,該指標在疫前波動上升,但疫后快速下降,報告認為這與疫情帶來的遠程工作潮流高度相關。

分地區看,2月至8月,北京、廣州、南京、濟南、長沙在城市NEI平均排名中位列前五。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