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 競爭壓力加大品牌建設內在需求

2020-05-11 10:57:5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5月10日,云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在活動上表示,從長期趨勢看,我國的國情、發展階段、企業基礎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性要求都非常有利于企業創名牌、發展名牌,“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國內企業有很突出的優勢。”

江小涓從四個方面分析了我國促進品牌建設的長期趨勢: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國務院批準從2017年起將5月10日設為中國品牌日,各部門、各地方都出臺了大量的品牌建設的政策和一些措施。

競爭壓力加大帶來品牌建設的內在需求。從國民經濟看,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就是從量向質轉變。繼續發展靠什么?不能靠不斷擴展更多的產品,而是要靠單位產品增加值的提升,要靠品牌建設。從企業競爭看,以前靠市場擴張,靠不斷地擴大市場份額,現在主要在靠存量的競爭。同樣,存量競爭要依靠質量和品牌來提升單位產品的增加值。從人民消費的需求看,現在生活水平從實惠轉為享用,從一個結結實實的產品變成一個精神、心理多功能需求的載體。

技術發展為品牌成長提供新路徑。網絡時代,產品和服務上新的速度是極快的,消費者不可能不去嘗試新的品牌,大概七成消費者都愿意在每種類型的產品上嘗試新品牌,這對老品牌會帶來極大的沖擊。無論什么品牌,質量還是基礎,但是網絡變成重要的因素,網絡成為品牌成長的非常新的路徑,網絡渠道成為品牌建設的關鍵載體。當前,企業了解市場的需求,其實是靠大數據來探知個性和需求的。同時,消費者發現品牌的優先渠道從20年前的廣告、現場演示、促銷三大渠道變成搜索、推送和社交網絡。在這個時代,中國是特別有優勢的。因為中國和很多小國家完全不一樣,規模經濟非常突出,在這樣一個大國,對中國企業來講品牌建設是非常有優勢的。

國際競爭也需要進行新的品牌建設。傳統的成本優勢在逐漸弱化,新品牌的國際競爭力要靠什么呢?現在有一批新的叫國際網紅的企業或者產品,要求的是這個品牌要有意義,不但滿足消費者的實在的需求,還要滿足消費者的功能性的要求。第二是一個差異化的品牌,同類、同產品的區別度越高越好。第三要有突出性。當要買一類產品的時候,要第一出現在他的腦海里,這是新的品牌的國際競爭力。(記者 喬雪峰)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