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發展壯大,“被蹭名”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其中,河南本土品牌,包括宇通集團、UU跑腿、蜜雪冰城等,先后遭遇商標侵權行為,甚至長期為此苦惱。
6月25日,鄭州市管城區法院南曹人民法庭邀請本土知名企業、相關專家等,組織召開“知產專業化審判助力企業騰飛”懇談會,通報了包括“真假UU跑腿”等在內的一系列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假UU跑腿“搭便車”賺差價,法院判了!
對于UU跑腿,廣大市民網友很熟悉。可提到悠悠跑腿,大家不禁會好奇:跟UU跑腿有啥關系?
據介紹,悠悠跑腿由西安某公司注冊。自2018年起,該公司注冊微信公眾號“UU跑腿公司”“UU跑腿萬能幫”等,在微信、支付寶中注冊“悠悠跑腿”小程序。經調查,該公司在其運營的公眾號“悠悠跑腿官網”進行代買業務。客戶在悠悠跑腿平臺購買服務,消費23元,該筆業務迅速轉入UU跑腿平臺,由后者實際提供服務,但后臺顯示收取金額為14元。通過打擦邊球,悠悠跑腿將業務轉至UU跑腿,賺取差價。
UU跑腿所屬的鄭州時空隧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向管城法院南曹法庭提起訴訟。
“根據目前證據,可判定被告是典型的‘搭便車’行為。”承辦法官、管城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李暉介紹,原告注冊“優優跑腿”“UU跑腿”商標,主要經營同城快遞,為公眾廣泛知曉。被告大量注冊并運營的公眾號與小程序所使用的標識,與原告的商標發音相同、大部分文字相同,容易導致消費者對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和誤認,且在本案中并未提供實際服務,其行為已經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權的侵犯。最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含為制止侵權行為產生的合理開支)30000元。
宇通集團“被蹭名”,還有企業銷售“宇通酒”
作為河南本土知名品牌,宇通集團飽受“被蹭名”的煩惱。
宇通客車公司法務經理胡安樂介紹,僅企業名稱中使用“宇通”商號的,在全國范圍內達1100多家,其中有156家在經營范圍上和宇通高度重合,比如汽車制造、配件、車型等,甚至部分企業在商品和宣傳中使用宇通注冊商標。此外,市面上還有一些帶有“宇通”字樣的白酒對外出售。
對此,李暉和南曹法庭庭長楊松華提出針對性建議:從維權依據上,如對方商品、服務使用宇通商標,則構成商標侵權;如對方企業名稱包含“宇通”商號,且經營范圍與宇通有重合,則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從維權路徑上,建議先溝通,其次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提出異議,最后再考慮訴訟解決。
結合上述意見,宇通法務部門開展溝通等工作。截至目前,口頭承諾更名32家,出具更名承諾函及正在注銷的30家,已經完成更名的26家,剩余68家正在處理。
蜜雪冰城遭遇“成長中的煩惱”,騙子常常“換馬甲”
在懇談會上,蜜雪冰城所在企業的法務負責人王豪說起了企業“成長中的煩惱”。王豪介紹,在網上有大量蜜雪冰城的加盟信息,其中很多是虛假信息。他們曾根據網絡鏈接,以加盟者身份聯系上對方,對方表示,目前蜜雪冰城的店面已經趨于飽和,有其他同樣優質的冰淇淋、茶飲等品牌,誘導加盟。
“我們聯系上一家后,告知其侵權,對方就‘換馬甲’繼續侵權。”王豪認為,對企業來講,這樣的維權方式工作量極大,且成本高,也不容易治本。
對此,法官表示,可通過電子公證等形式,先固定證據,同時建議維權時增加針對性,比如選擇一些侵權行為嚴重的企業,或生產型源頭企業,將維權案件做大,在全國范圍內產生影響力,對其他侵權企業、個人等形成震懾,有效減少侵權行為發生。
專家提醒
除商標外,連鎖店面的設計、裝潢等也要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就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許輝猛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在許輝猛看來,“知識產權保護,從某種角度上是保護和獎勵‘優秀生’,隨著企業越來越馳名,相應的商標保護力度也越大”。
對于連鎖店面品牌,許輝猛表示,商標、設計、裝潢等元素都是一體的,“建議企業除商標外,其他涉及的部分,也要保護起來,防止被模仿”。
在知識產權應用過程中,企業要兼顧規范性和靈活性,比如看看是否有使用不到位的地方,同時,商標對應的經營內容要涵蓋目前的經營范圍,或將來可能涉及的范圍。
在維權階段,企業要重點選擇訴訟對象。許輝猛舉例,一些侵犯商標權的企業,常常在大賣場或專業市場里布局有銷售網點,除了對侵權企業提起訴訟外,“可要求大賣場或專業市場承擔一定的責任,倒逼其做好對入駐企業的篩選和管理,減少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發生”。
熱門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