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調結構優信貸 下半年將持續穩健經營

2020-09-21 08:20:10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疫情沖擊下,實體經濟遭受考驗。銀行機構如何在穩增長的同時,做好風險防控?如何確保資本充足抵御風險?怎樣優化信貸結構,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上市銀行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3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8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與2019年末相比有所上升。整體來看,半數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下降,不良貸款率升高,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迎來大考。

多位銀行管理層人士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將持續穩健經營,夯實資產質量基礎,并加大對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在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同時,深化金融改革,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

夯實存量 加碼處置不良貸款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貸款1.1萬億元,同比多處置1689億元。同時,按照預期信貸損失的原則要求,計提減值準備1.3萬億元,同比增長34.4%。

“根據今年的實際情況,銀行系統計劃全年處置不良資產3.4萬億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萬億元。銀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會進一步增強。”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接受采訪時強調。

各銀行提前布局,加碼處置不良貸款。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在中期業績發布會表示,農行繼續加大處置力度,拓寬不良資產處置的渠道,充分運用撥備資源,消化不良資產綜合使用核銷清收、批量轉讓、債轉股等手段,做到應核盡核,應處盡處。

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中行將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前瞻性地評估潛在風險,真實準確反映不良水平,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充分運用現金清收、核銷、批量處置、無抵債、債轉股、債務重組等各種手段處置不良資產,包括通過線上平臺進行處置。

“在保持良好經營能力的同時,為應對未來經營的不確定性,工行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強化不良資產認定管理,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力爭讓風險防范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 工行副行長谷澍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說。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人民網表示,未來一段時間,銀行業一方面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快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置;另一方面要堅持標準,嚴格把關,嚴控新的不良資產產生。有關部門也在采取針對性措施,支持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多渠道、高效率地處置不良資產。

計提撥備 確保資本充足抵御風險

撥備覆蓋率代表銀行抗風險能力,據銀保監會統計,6月末,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142.4%,撥備覆蓋率182.4%,資本充足率14.21%,主要指標均處于合理區間。

“要做好資本和撥備工作,提高風險抵御能力。目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14.21%的水平,高于監管的要求。為了夯實銀行的資本基礎,還要進一步確保銀行有足夠的資本來抵御風險。” 近日,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表示。

肖遠企認為,還要加大撥備,按照預期信用損失法來計提撥備,把風險防范做在前面,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預防,使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增強服務小微企業,服務“三農”的能力,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健全銀行資本補充的體制機制,支持銀行利用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創新型的資本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

在不良資產方面,Wind數據顯示,在不良貸款規模較2019年末有所上升的情況下,不少銀行上半年末的撥備覆蓋率也在提升。截至6月末,36家上市銀行中,22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增長。

東北證券研報認為,銀行通過多計提撥備去抵御潛在的風險,雖然造成了利潤增速下滑,但是也可以觀察到銀行資產負債表更加健康,從長遠來說,利好銀行。

服務實體 實現信貸精準投放

經濟和金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經濟強則金融強,經濟穩則金融穩。可見,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重中之重就是服務實體經濟。

“防范金融風險,提高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

政策引領下,上半年銀行業普遍加大對實體的支持力度。半年報顯示,建設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較上年末增加1.45萬億元,增幅9.66%;工商銀行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中長期貸款增量占比77.5%,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中長期資金需求;農業銀行上半年新增實體貸款投放1.17萬億元,同比多增2259億元。

張青松表示,要加強新投放貸款的質量管理,按照國家政策導向和產業的發展趨勢,持續優化信貸資產結構,提升新準入信貸客戶的質量,嚴控新投放的貸款劣變為不良,保證新投放貸款的貸款質量。

“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調整結構、優化信貸資源投放,支持高質量發展。在行業方面,把‘兩新一重’建設作為今年信貸投放重點領域,把握重點項目、加大營銷,繼續加大支持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繼續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落實國家普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等。” 劉堅東介紹。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增加有效資金供給,優化信貸投向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積極推動實現合理讓利1.5萬億目標,監管政策與貨幣、財政、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千方百計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加大讓利和服務實體經濟力度。(記者 羅知之)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