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發揮自身優勢:落實扶貧政策 鞏固脫貧成果

2020-05-28 09:44:31    來源:新華網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近年來,碧桂園集團秉持“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投身扶貧公益事業。如今,碧桂園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精準扶貧之路,助力決戰脫貧攻堅。

發展職業教育促脫貧、防返貧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

今年兩會上,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提交了《關于更好發揮職業教育對脫貧防返貧作用的提案》,認為從致貧和返貧發生的實際情況來看,歸根結底是由于貧困群眾缺乏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因此,他建議國家進一步發揮職業教育和培訓在脫貧和防止返貧中的作用,讓貧困群眾掌握一門技能,實現持續穩定脫貧。

加強引導全社會特別是貧困群眾正確認識職業教育。這需要國家層面持之以恒地宣傳引導,號召全社會重視和參與職業教育,給予技能型人才更多表彰、榮譽,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得到充分的尊重。要加強對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精準宣傳,通過生動的案例,讓大家認識到職業教育有很好的出路。

加強對貧困學生就讀職業學校的資助。對沒有錢讀職校的貧困學生由國家先行墊付學雜費、生活費,讓他們能無壓力的免費學習,為他們打開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門,待他們有能力時再償還。

加強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建設,提高辦學質量。要加強扶貧資金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的投入,鼓勵和支持企業到貧困地區開辦職業學校,根據當地產業鏈、需求鏈布局優化專業結構,形成辦學特色。同時,放寬發達地區職業學校的招生限制,擴大在貧困地區的招生規模,讓更多的貧困學子接受職業教育。

一直以來,碧桂園重視教育扶貧扶智在促進扶貧、防止返貧方面的根本性作用,通過創辦免費學校、設立教育助學基金、鄉村教師培訓等舉措,改變了無數寒門學子及其家庭的命運。

發揮自身優勢 探索精準扶貧

碧桂園積極探索推進“4+X”扶貧模式,“4”是指黨建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集團統一部署的規定動作,“X”是指結合幫扶地區實際拓展的自選動作,切實做到精準扶貧。

黨建扶貧方面,碧桂園堅持將支部建在扶貧項目上,扶貧推進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以黨建助力貧困人口脫真貧、真脫貧。

同時,碧桂園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依托集團優勢產業力量,為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持。

碧桂園以農村需要、市場需求及實現就業為導向,結合貧困勞動力意愿,因地制宜為貧困戶免費開展技能培訓與提供就業崗位。從2012年至今,就業扶貧共培訓了62506人,實現就業28110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碧桂園重視教育扶貧扶智在促進扶貧、防止返貧方面的根本性作用,通過創辦免費學校、設立教育助學基金、鄉村教師培訓等舉措,改變了無數寒門學子及其家庭的命運。

此外,碧桂園大力開展消費扶貧,構建產銷對接機制,打造“有品質、有溫度、有故事”的扶貧產品,倡導以購代捐,幫助貧困戶增收;健康扶貧方面,碧桂園支持國家“光明扶貧行動·白內障復明”項目,在幫扶縣免費為患白內障的貧困戶提供治療和救治補助資金;碧桂園集團還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幫助貧困戶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促進農村經濟長效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碧桂園在全國的扶貧幫扶項目共涉及16省57縣,其中結對幫扶9省14縣33.7萬貧困人口,已助力13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脫貧超31.8萬人。(記者 王日晨)

[責任編輯:h001]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