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認為,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技術體系架構較其他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架構復雜而全面,在空間信息、專項業務系統及專項數據治理維度存在技術壁壘。核心廠商正在從“大應急”體系建設的視角切入,囊括應急管理全業務鏈,構建“產學研用運”一體化服務新模式。
IDC中國政府行業與智慧城市研究組研究經理詹墨磊表示:“智慧應急是全域體系建設,不能局限于信息化建設本身,需要能夠覆蓋城市全行業、社會全員的全域體系建設,同時需要從數據與業務結合的視角出發,加強數據的實時獲取、數據的知識化構建,將大數據深度融入到業務體系建設中,才能促進整體行業的數字化發展。”
中國系統憑借“云數智”全棧自主技術和豐富的產品體系,成為報告中數字基礎設施、數據智能方案、綜合數據治理領域的典型供應商。
在應急智慧化領域,中國系統基于中國電子PKS體系和可信數字底座,面向各地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化工園區、社會單位等客戶,提供安全與應急管理信息化、公共安全社會化服務、安全應急產業經濟運營服務等整體解決方案。并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現代數字城市運營服務商,持續推動城市安全發展。
一方面,中國系統具備先進的技術及豐富的產品體系。在技術維度,具備PKS可信任安全數字底座與智能物聯感知技術,以及智能監測預警、風險評估、企業安全畫像、智能監管執法、情景輔助決策、應急知識圖譜等應用技術,確保數字城市“本質安全+過程安全+應用安全”。在產品維度,具備智能物聯終端產品、“云數智”產品、業務應用等全棧產品體系,為城市搭建可信任公共安全感知一張網、城市安全數字底座與城市安全業務中樞平臺,以及城市安全與智慧應急業務應用平臺,實現以“數據+場景”驅動的應急管理能力提升。
另一方面,中國系統的“科技+服務+產業+運營”全棧創新解決方案,能夠聚焦在安全與應急管理的核心領域,為政府、城市和園區提供全棧信息化解決方案與服務。并創新安全監管與運營服務模式,構建“保險+服務+科技”的社會化托管運營服務平臺,為社會單位提供全周期、一體化安全科技與服務,破解“企業不會管、政府管不過來、服務機構不負責”的難題。同時,結合各地產業基礎、產業規劃和安全管理特點,依托中國電子優勢產業資源和豐富的運營實踐,充分整合國內外科技創新力量,建設特色安全應急產業園區(基地),開展技術創新、軟件研發、裝備制造、安全文化宣教等工作,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拉動產業經濟發展。最終,通過“科技+服務+產業+運營”的全棧式服務,實現政企雙減負,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能力,讓城市更安全、讓人民更幸福。
典型案例:廣西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
中國系統基于“中國架構”的“PK”體系(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并加入“S-Security”立體防護的安全可信鏈,強化安全生產風險分類分級管控,實現安全生產從靜態分析向動態感知、從事后應急向事前預防、從單點防控向全局聯防的轉變,著力提升?;菲髽I本質安全水平。截至2020年11月25日,廣西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已接入?;分卮笪kU源企業95家,接入率達100%,實現對全區重大危險源罐區和涉及18種重點工藝裝置重大危險源裝置、設施區域的監測預警全覆蓋,實現對接入數據的實時分析,智能預警,大大提高了全區應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通過科技賦能,中國系統助力廣西應急強化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管控。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全區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實現“三下降”,同比分別下降25.3%、14.1%和34.4%,是全國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的?。ㄗ灾螀^、直轄市)之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熱門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